首页>疾病百科> 银屑病

银屑病治疗的新型疗法有哪些

2016-03-21 寻医问药 A +

近十余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探讨和发展新型治疗方法成为银屑病研究的热点,有些疗法已显示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1、通过抑制皮肤T细胞或阻断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间的抗原递呈而发挥抗银屑病作用:如IgG-LFA-3融合蛋白、CD11a抗体-LFA-1亚单位-CTLA4IG融合蛋白、CD25的抗体等,临床应用已显示出明显疗效。

2、通过提高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或转换细胞因子类型而发挥银屑病治疗作用:如TNF-单克隆抗体、IL-10、延胡索酸酯、T细胞肽、灭活分支杆菌疫苗等。

3、新型免疫抑制剂:①他可莫司(Tacrolimus):是一种结构不同但作用机理类似于环孢素的外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在封包的情况下可消除银屑病皮损。

②子囊霉素(Ascomycin):也属于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异位性皮炎已取得显著疗效,在封包下用于治疗银屑病亦有效,同他可莫司一样,非封包的情况下则治疗无效。目前正在对系统应用子囊霉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观察。

③雷帕霉素(Rapamycin):是一种主要用于预防移植排斥反应的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T细胞增殖和S6激酶活性,但副作用较少,不引起肾毒性和高血压。研究发现,低剂量雷帕霉素(3mg/m2/d)和低剂量环孢素(1.25mg/kg/d)联合应用与单独大剂量环孢素(5mg/kg/d)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疗效相同,但副作用明显减轻。有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局部外用治疗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4、光动力疗法:通过卟啉类物质与激光或非激光性可见光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局部外用-氨基乙酰丙酸(;-aminolevulinicacid),优先进入分化迅速的细胞,如银屑病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体内转化成原卟啉Ⅸ,光照射后产生单态氧(O2)和自由基,使靶损害细胞受损而死亡,正常皮肤受影响不大,临床应用于小片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光化学疗法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方法】8-MOP0.6mg/kg口服或0.1%~0.5%酊剂外用,服药后2~4小时或外用药后1~2小时进行UVA照射。先由最小光毒量开始,一般为2.5J/cm2,逐渐增加UVA剂量,每周3次。大部分皮损消退后,改为1~2次/周,部分病例需维持量。服药后12~48小时内应戴防紫外线眼镜以保护晶状体,避免日晒。治疗期间禁食酸橙、香菜、芥末、胡萝卜、芹菜、无花果等,忌用其他光敏性药物或与吩噻嗪类药物同服。需定期检查血象、肝肾功能、晶状体及皮肤新生物等。

【作用机制】以DNA合成抑制学说为主,即8-MOP吸收UVA后作用于表皮细胞、黑素细胞或真皮血管内的淋巴细胞的DNA,形成光化合物,使DNA复制、合成受抑,细胞核分裂减少,系统免疫受抑制。

【适应证】银屑病白癜风、蕈样肉芽肿、斑秃、特应性皮炎等。

【副作用】白内障、皮肤老化、中毒性肝炎、皮疹、头疼或精神症状等。

【禁忌证】白内障、肝病卟啉病着色干皮病红斑狼疮、恶性黑素瘤、儿童及孕妇等。

虽有报道长期应用PUVA使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但尚未最后证实。由于本法方便、清洁和疗效肯定,应用仍很广。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