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及活检肺组织行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奥辛蓝(AB)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4影像学评价采用单盲法由从事影像诊断的教授1名,主治医师2名,分析6例患者的多层CT平扫及增强表现,以活检结果为对照,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其多层CT表现特征。
2结果
2.1多层CT表现本组共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PAP患者,其多层CT诊断结果分别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浸润型肺结核1例;肺泡癌1例;肺炎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诊断正确率17%。6例患者均见双肺散在分布的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密度欠均匀,形态呈三角形、方形和多边形,少数呈圆形、弧形或线形,全部病灶边界清楚。其中4例可见部分病灶融合呈片块状。所有患者病变分布以肺门区及肺野外带为主,上下肺叶均可见到,在周围正常肺组织衬托下,呈地图样(geographicpattern)表现[2,3],见图1a、图1b。4例患者的HRCT图像还可见到在斑片状毛玻璃影中增多、增粗、紊乱的肺小叶间隔,呈铺路石样(crazypavingappearance)表现[4'5],见图2。病变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相邻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表现。本组所有病例未见支气管气像,MSCT增强扫描均未见病灶强化以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征象。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
2.2病理学表现病理学发现此6例患者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粉红色云絮状、无定形蛋白样物质,见图1c。4例患者病变区内见小叶间隔水肿、增厚,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所有患者肺泡间隔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肺泡结构未见破坏。全部病例肺灌洗均可见乳白色牛奶样混浊液,3例可见沉淀物。全部病例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均为阳性,奥辛蓝(AB)染色均为阴性。
图1患者,男,35岁。a:胸部后前位片,双肺内散在分布的不规则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界尚清;b:MSCT增强肺窗图像,双侧肺野外带及肺门区见三角形、方形或多边形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楚,在周围正常肺组织衬托下,呈地图样表现;c:右下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玻片示肺泡内充满大量粉红色无定形蛋白样物质,肺泡结构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HE×100)图2患者,男,55岁。HRCT示右肺毛玻璃影中见增厚的小叶间隔,呈铺路石样表现3讨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非常罕见,由Rosen等[6]于1958年首先报道,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