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早搏的预后较好,频发的房早,如不及时治疗,日久可转化为阵发房速或房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频发室早,多源性室早及“R-on T”现象,应及时治疗,以免诱发室速、室扑、室颤等危重症候。
1、偶发早搏
偶发的过早搏动不用治疗。
2、频发房早及结早
可服用异搏定40mg,每日3次,可阻滞慢钙通道,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降低慢反应纤维的自律性。心得安10mg,每日3次,可降低起搏细胞的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乙胺碘呋酮0.2g,每日3次,一周后逐渐减量至0.2g,每日:次维持,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对传导影响较轻。由洋地黄中毒引起者,用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可增加细胞对钾离子的通透性,缩短不应期,但不减慢传导,且能有效的对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3、室性早搏
慢心律0.1~0.2g,每日3~4次,室安卡因,0.4~0.6g,每日3次。二者作用机理同苯妥英钠;心律平150~300mg,每日3次,可减慢传导,轻度延长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间。普鲁卡因酰胺0.25~0.5g,每日4次,可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
心功能不全引起者,如近期未用洋地黄者,可用西地兰0.4mg,稀释后静注,口服地高辛0.25mg,每日1次。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频发室早,除停用洋地黄后,用苯妥英钠250mg,加注射用水20ml静注(不得少于10分钟),无效者,隔15分钟后,重用100mg,总量不超过500mg;轻者可口服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并补钾盐。心率缓慢者,用阿托品0.3~0.6mg,口服,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