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的非手术治疗是手术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术前和术后经过适当非手术治疗的准备和处理,更能提高手术疗效。
非手术疗法的主要内容是:①肢体局部处理;②抗凝、溶栓祛聚治疗防止栓塞繁衍;③镇痛、解痉、扩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增进血液供应;④高压氧治疗等。具体措施如下:1.肢体局部处理患肢安置在心脏平面以下的位置,一般下垂15°左右,以利于动脉血液流入肢体。室温保持在27℃左右。避免局部冷敷热敷,前者可加重血管收缩,减少血供。后者增高组织代谢,加重肢体缺氧。⒉抗凝治疗动脉栓塞后应用肝素和香豆素类衍生物等抗凝剂,可防止栓塞的远近端动脉内血栓延伸、心房附壁血栓的再生或发展和深静脉继发血栓的形成。在急性期应用全身肝素化3~5d,随后改用香豆素类衍生物维持3~6个月。⒊溶栓治疗溶栓剂(尿激酶等)仅能溶解新鲜血栓,一般对发病3d以内的血栓效果最好。7d以上的效果较差。给药途径最好直接穿刺或插导管于栓塞近端的动脉腔内注入溶栓剂也可经静脉滴注给药。抗凝与溶栓不可同时给予,两者的疗效常不能预断,疗效显然较正规取栓术为差。⒋祛聚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除少数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外,主要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50~300mg/d,1次服,大剂量用药无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潘生丁200~400mg/d,口服,或100~200mg/d静脉点滴。其他尚有低分子右旋糖酐等。用药期间需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⒌其他高压氧舱可增加血氧饱和度,对改善肢体缺血有一定帮助。Mihaljevic认为高压氧可明显缓解患肢痛疼,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可使有些病例达到治愈效果。(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