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精液液化不良 会不育

2016-03-02 网络 A +

正常的精液在射出时呈液化状态,但立即凝固成胶冻状或凝块状,约经10~20分钟就液化成水样液体,此一过程称为精液的液化,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精液排出体外,超过30分钟仍呈胶冻状,则属于病理情况,称为精子不液化。

精子不液化常见的原因是精囊炎和前列腺炎所致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不足;微量元素(镁,锌等)缺乏;先天性前列腺缺如等。一般认为,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参与了精液的凝固与液化过程,精囊产生的凝固因子引起精液凝固,而前列腺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溶纤蛋白酶等精液液化因子使精液液化。一旦精囊或前列腺发生了炎症,可使以上因子的分泌发生障碍,造成凝固因子增多或液化因子减少,形成精子不液化症。

精子不液化与生育的关系

精子不液化不仅“束缚”了精子的正常运动,还同时影响精子的寿命。由于这种情况与前列腺、精囊感染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所射出的精液成分常常不利于精子长时间存活,使一些精子提前失去“战斗力”甚至夭折,精子无法快速上行,不能与卵泡完成“生命之吻”的任务。

如果精液在射出之后30分钟仍然不能液化,或者仅仅部分液化,这叫做精液液化不良。精液液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将有碍于精子的正常活动。使精子受到严重的“束缚”,难以到达卵子排出的地方,因此不能正常受精,也就无法使女方怀孕。这种情况,患者没有异常的感觉,男性的性快感、射精过程也没有异常表现。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