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心血管疾病患者八分饱即可

2016-02-03 凤凰中医 A +

很多人都会有吃饱了发困的时候,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是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的,因为食物产生的能量消化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平常不要吃太饱,八分饱即可,按食物的消化规律,每日三餐,两餐之间适当加一些零食、水果即可。如果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相对呈缺血状态。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某个老大爷就是因为多吃了一点,再加上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吃饱饭后去洗脸时准备睡觉时,就在低头的时候,大脑由于供血不足,导致突发脑卒中而去世。

为什么心血管病人或者是正常人不能吃的太饱?

要点一:八分饱即可

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到还没有饱,还有一点饿的感觉时,就离开饭桌。吃饭的时候达不到细嚼慢咽的程度,每口饭在口腔里也达不到咀嚼20-30次,我们的大脑收到吃饱信息总要比胃发出的信息迟缓。

要点二:如果吃得过饱,部分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其他重要器官会相应地出现缺血状况,肺也会由于缺血影响正常工作,有损于肺功能。

要点三:膳食习惯

不要等饿了再吃饭,在感觉饿了之前就要吃饭。因为在我们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规律的,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消化吸收的过程是4~5个小时,然后再进入下一个进食、消化、吸收过程。

专家表示,希望上面所介绍的内容,能够给予大众的帮助。并且祝愿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有哪些?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