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对于婴幼儿并非单一的营养不良问题,它可导致脑神经损伤,使儿童学习能力下降,并可使铅吸收量增加而引发铅中毒。专家在10月25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瞭望周刊举办的媒体论坛上指出。论坛提供的资料表明,婴幼儿和育龄妇女是受铁营养缺乏影响最大的两个人群。我国人群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5%~20%,其中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率约为50%,15~49岁育龄妇女儿童贫血率约为30%,孕妇贫血率为30%~40%。营养学专家分析说,除母乳外,婴幼儿通常吃的大部分食品铁的生物可利用率都比较低。动物食品中铁含量较高,但儿童早期一般摄入量太低,也太晚。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幼儿6月龄时,有机会吃到鸡蛋者不足30%;1岁龄时,有机会吃到肉类者仅占半数。专家们指出,食物强化是消除铁营养素缺乏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经济有效。据介绍,目前国家开展的西部地区8种营养素面粉强化、酱油铁强化两个项目,均在试点地区取得了可喜成效。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