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

2015-11-11 放心医苑网 A +

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国内统一的dic诊断标准如下:

临床表现:

①存在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础疾病。

②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a、多发性出血倾向。

b、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和休克。

c、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d、抗凝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

①主要诊断指标: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

a、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

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时<1g/l以下);

c、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dic时)。

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e、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

②疑难、特殊病例应有下列实验室检查一项以上异常:

a、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降低。

b、at-ⅲ:含量或活性降低。

c、血浆ß-tg或txb2升高。

d、纤维蛋白肽a(fpa)升高,或纤维蛋白原转换率增速。

e、血栓试验阳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