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米巴肠病 阿米巴肠病是溶组织阿米巴(原属虫类)经口侵入引起的大肠感染,常是无症状的带包囊感染,典型的以肠炎、痢疾症状为主,病变多在回盲部,有复发倾向。并易于发生脓肿等并发症。溶组织阿米巴有三种形态:一为大滋养体(组织型),生活于肠壁内,有致病能力;二为小滋养体(肠溶型),一般不致病;三为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为溶组织阿米巴的传播型,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溶组织阿米巴的滋养体和细菌的共同生长有利于繁殖,无氧条件下生长最好。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数日到数周。包囊进入胃肠道是否发病以及发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并与原虫的数目,毒力和肠道细菌情况有关。无症状的带包囊感染者占80%。有症状者其轻重缓急则不一,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1)急性阿米巴肠病:大多缓慢起病,以腹痛、腹泻开始,大便每日10次左右,呈痢疾样,病变累及直肠可有里急后重。大便中等量,呈暗红色糊状,似果酱样,为脓血、粘液和粪便的混合物,重症者有血便。体温可升高,下腹可有压痛。以上症状可持续数天到数周,可自行缓解,如不彻底治疗易复发。 (2)急性非典型性阿米巴肠病:病情较急性阿米巴肠病轻,缺乏典型的果酱便样,与一般肠炎相似。 (3)急性爆发型阿米巴肠病:起病急、高热、寒战、谵妄、显著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频繁呕吐,腹泻每日20~30次,大便呈血水样,肉汁样,同时大块肠粘膜脱落伴恶臭。腹部压痛感明显。如处理不及时5~10天可因毒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而死亡。
(4)慢性迁延阿米巴肠病:通常为急性发作的延续,病程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遇各种诱因即发作。腹泻每天3~5次,大便黄糊状或软便,具腐臭,带少量粘液,常伴脐周或下腹钝痛。久病者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营养不良。 (5)慢性阿米巴肠病急性发作:在慢性病程中突然出现急性阿米巴痢疾的表现,甚至转为爆发型而于数天内死亡。
另外,阿米巴肠病可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肠出血、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阿米巴瘤、肠狭窄、肠息肉、肠梗阻、阿米巴肝脓疡、肺和胸膜阿米巴病、心包阿米巴病、脑阿米巴病、阿米巴腹膜炎、泌尿阿米巴病、生殖阿米巴病、皮肤阿米巴病等。阿米巴对肠道的慢性刺激及炎性息肉均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