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肱骨内上髁骨折

针刀医学专家葛恒君教授谈肱骨内上髁骨折

2009-12-05 www.zg-zd.org A +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葛恒君教授谈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种常见的肘部损伤,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占肘关节骨折的第3位。成人为骨折,儿童为骨骺分离。肱骨内上髁的骨化中心于7~9岁出现,15~18岁愈合。愈合前肱骨与内上髁之间的骨化板是一薄弱点,当屈肌群强烈收缩牵拉内上髁,就可能造成该部位骨折,并使骨折块发生移位,肱骨滑车的内端和半月切迹的内侧部均较突起,下移的骨块易嵌入肱尺关节间隙并被夹住,给骨折复位造成困难。肱骨内上髁骨折常合并尺神经操作,检查时应注意尺神经的功能。

【有关解剖】

肱骨下端两侧的隆起为内、外上髁,均为非关节部分,前者较大,居于较下之平面,并显突出;后者与肱骨小头之间并无明显界限。肱骨的两上髁突出,内上髁尤甚。前臂屈肌及旋前圆肌的总腱起于内上髁,其后下面尚有尺侧副韧带的一部分附着。

肱骨下端的血供比较恒定,主要滋养动脉降支达两侧的上髁区,进入内、外上髁的动脉分别来自内外侧,也有时来自后侧。

【病因病理】

 肱骨内上髁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前臂伸直并过度外展,手掌着地,前臂屈肌骤然急剧收缩,肱骨内上髁被强力牵拉而发生撕脱骨折。也有因直接暴力击中肱骨内上髁而发生骨折者,但较少见。根据暴力的大小前臂屈肌群的牵拉作用,以及筋膜撕裂程度,骨折块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以其移位情况可分为四度:Ⅰ度,骨折块移位不明显;Ⅱ度,骨块分离旋转移位,位于肘关节间隙以上;Ⅲ度,骨折块有翻转移位,被嵌于肘关节间隙内;Ⅳ度,合并肘关节后外脱位,骨折块翻转90°,断面朝向滑车。

 肱骨内上髁是前臂屈肌总腱和旋前圆肌的附着点,骨折块多表现为向前下方移位。

相关连接:葛恒君,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副会长,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主任医师,参与针刀早期研究工作。对颈、肩、腰、腿痛,骨伤疑难病,以针刀为主、手法为辅、药物配合、器械辅助的四联疗法,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上一篇:针刀医学专家葛恒君教授谈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及分型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