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摘要: 赵淑丰,女55岁,护士,沈阳市沈河区建院街,病例号03418。 因“乏力、头昏、面黄、脾大”被诊断为骨髓纤维化三年。长期来应用康力龙、强地松、维生素等治疗及阶段性输血,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先后经北京协和医院、大连医学院附院及中国医大附院等全国知名医院治疗效差。2002年11月30日来我中心治疗时巨大脾(脐水平线下一横指)消瘦、乏力、气喘、心悸、腹胀满隐疼、厌食、纳差、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边有淤点,苔薄白。血Rt:WBC3.6×/L,RBC1.84×/L,HGB53g/L,PLT3×/L,患者需7-10天输血一次。B超示:慢性肝损伤改变,巨大脾。骨穿多次干抽。 西医诊断:骨髓纤维化 中医诊断:髓枯、积聚
病情分析及治疗摘要: 患者患病已逾三年之久,长期服激素类药,已有较重副作用出现,阴阳两虚、肾亏髓枯症状明显,血虚血瘀症状突出。若在一味延续治疗,必损阴亡阳,衰竭而死。权衡治宜,应用徐图之法救阴挽阳,培本添髓。使气血得以充养,而后微佐活血散瘀凉血之剂,祛瘀生新,清散瘀热,收效后渐之软坚散结、祛邪安营之法。患者遵服方药两月,精神、面色、心悸好转,血象缓升,食欲增加。服药第三疗程,正气渐复,加重动物类破瘀散结药,脾脏肿大基本消退,血Rt:WBC4.8×/L,RBC3.03×/L,HGB89g/L,PLT64×/L。骨髓活检见造血组织增多,骨髓增生尚活跃。其后巩固性治疗半年余,血象基本正常,如常人生活工作,获基本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