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疗
近年来。由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与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的联合应用。疗效有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治疗可能获得痊愈。
根据Kaplan等提出的治疗原则。可按五期治疗如下。
1。Ⅰ期分化好的颈部高位淋巴结。纵隔与腹股沟淋巴结病变。采用局部放射治疗。剂量与3~4周内给予30~40Gy。可使80%病儿的局部肿物得到控制。一般量大剂量为35Gy。仅个别病例需加大至40Gy。
2。Ⅱ期纵隔与主动脉旁淋巴亦采用放疗。剂量最好不超过30Gy。因心脏与脊柱对放疗的耐受性很差。
3。其他类型或部位的Ⅰ与Ⅱ除局部放射治疗外加用化疗。
4。Ⅲ期以化疗为主。加用放疗。
5。Ⅳ期以化疗为主。并对巨大的瘤块加用放疗。
对于Ⅰ期病变。亦可采用手术。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
在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小儿时期。必须慎重地考虑治疗的副作用。由于放射治疗可以影响骨骼与软组织发育。甚至影响生长。因而在8岁以下的小儿。尽可能少用放疗以手术与化疗代替。脾切除应推迟至5岁以后。
对于病理分化不佳的。危险部位的Ⅰ。Ⅱ期。或无条件进一步分期的Ⅰ。Ⅱ期和所有的Ⅲ期。应采用化疗与局部放疗交替进行的治疗方案。如开始用化疗两个疗程。然后用放射治疗。此后再用化疗个疗程。
化学疗法儿童时期常用的有效方案如下。
1。MOPP方案是小儿时期最常用的方案。采用氮芥(mustargen)。长春新碱(oncovin)。甲基苄肼(procarbazine)和强的松四种药物联合治疗用药14天。休息14天为一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8岁以上小儿或年龄在8岁以下。其肿瘤发生部位不影响生长发育者。在两个疗程后。开始放射治疗。然后再进行化疗个疗程。亦可用环磷酰胺300mg/m2静注代替氨芥(COPP)。用氨甲蝶呤代替甲基苄肼。
2。MVPP方案上方案中的长春新碱以长春花碱(vinblastine)6mg/m2代替。
以上两种方案副作用较小。骨髓抑制现象于每疗程的停药期间得以较快地恢复。凡是未接受过化疗的。或单纯应用放射治疗而复发的。采用以上方案6个疗程后。约80%获得完全缓解。
若用以上方案效果不显著的。可试用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如阿霉素(adriamycin)。博来霉素(bleomycin)。三嘹米唑胺(dimethyltriazeno-imidazole-carboxamide,DTIC)和氯乙环已硝脲(chloroethyl-cyclohexyl-nitrosureas,CCNU)等。可根据病期。骨髓耐受情况等选用。博来霉素在小儿霍奇金病尚未广泛应用。
一般于6个疗程完成后即可得到缓解。此时应继续维持治疗。将原方案的间歇期处长。如第1年每2个月重复一个疗程。第2年每3个月重复一个疗程。第三年第半年重复一个疗程。对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用MOPP6个或12个疗程缓解后。停药的与加用维持治疗的。其缓解时间并无差别。
对于经过放射治疗而复发的病人。若骨髓可以耐受。则可应用MOPP或其他方案进行治疗。若仅淋巴结局部复发。或淋巴结外浸润又出现。但病人对化疗不能耐受。则再行局部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与化疗合并应用。副作用较大。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病毒。真菌和原虫感染。需要注射支持疗法。必要时输血或用抗生素治疗。
由于治疗时间的延长。应注意治疗晚期的继发病。在生长以发育迅速的阶段(<岁或12~13岁)应用放射治疗。可导致生长速度减慢。膈上部放射治疗可影响坐高。颈部照射可使颈生长停滞;纵隔和胸部照射可致乳房发育障碍。胸膜纤维化。肺功能受限及心脏受累等。治疗晚期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亦有报道发生食管狭窄者。凡应用大剂量放射治疗加化疗的。有继发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尤其是复发后再接受治疗的病人。继发的恶性肿瘤中以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