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晶体脱位

外伤性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

2009-12-04 www.studa.net A +

  3讨论
  
  外伤性晶体脱位分半脱位(不全)和全脱位,可伴发角膜损伤、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玻璃体疝入前房、瞳孔散大、虹膜离断、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等,眼前段紊乱,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尽早取出脱位的晶状体已成为公识[1]。晶体脱位的治疗要根据脱位晶体的位置,是否存在并发症而定:(1)对轻度半脱位,无严重视力障碍者,可保守观察,配镜矫正屈光不正,这类患者不属于本研究病例。(2)对于晶体明显晃动或伴有并发症特别是青光眼、玻璃体疝,应尽早摘除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本组病例术后前房反应轻微,前房内未见玻璃体,继发性青光眼得到控制;如果术前仔细检查了房角,房角粘连>180°伴发青光眼的患者应联合行小梁切除术[2],本组病例未见上述情况。
  外伤性晶体半脱位的治疗可采用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我们采用了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双针缝线固定术,主要原因:(1)本组病例晶体半脱位严重,保留前、后囊膜不能做人工晶体的支撑。(2)晶体摘除联合前房内、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可在随访期间观察眼压以及眼前段情况,特别是矫正视力和视神经视网膜,为患者Ⅱ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疗效提供保障和预测术后矫正视力。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双针缝线固定术,因其选用具有生物相容性,不会产生降解的聚烯线作为固定缝线,避免了采用尼龙线的生物降解现象,固定缝线牢固、持久[3]。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双针缝线固定术,因其用缝线将上下两个人工晶体状体袢固定于睫状沟,符合生理位置,基本避免晶体脱位及倾斜偏位,光学效果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外伤性晶体半脱位治疗采用晶体摘除联合前房内、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以及Ⅱ期行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双针缝线固定术是有效的、理想的。
  
  参考文献
  1黎晓新,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3
  2付振和,陈颖.三联手术在治疗挫伤性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天津医药,1999,5:312
  3黄红深,孙健,胡桂荣,等.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230-232
  4张自艳,蒋云昆,杨发斌,等.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手术28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542-543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