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晶体脱位

人工晶体移位、脱位的临床分析 普瑞眼科医院

2009-12-03 www.purui.cn A +

人工晶体移位、脱位的临床分析普瑞眼科:人工晶体移位脱位临床分析2009-07-1715:08:26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移位、脱位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只眼)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人工晶体移位或脱位发生不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根据疗效总结经验,术后随访3-8个月。  结果:前房型人工晶体3例(17.6%),后房型人工晶体14例(82.4%);瞳孔夹持6例(35.3%),后房型人工晶体向下方、上方或侧方偏位者5例(29.4%),人工晶体向后脱入玻璃体5例(29.4%),后房型人工晶体脱入前房1例(0.06%);全部患眼均不同程度视力下降(100%),并发葡萄膜炎8例(47.1%),继发性青光眼6例(35.3%),复视5例(29.4%),眩光4例(23.5%),角膜内皮失代偿2例(11.8%),明显人工晶体混浊4例(23.5%)。根据病情采用人工晶体取出、人工晶体复位、人工晶体置换(囊袋内植入或缝线固定),并结合前段玻璃体手术对以上患者进行治疗,视力均得到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6例(35.3%),0.15-0.4者8例(47.1%),<0.15者3例(17.6%)。  结论:人工晶体异位可对眼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早期预防和正确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视功能。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普瑞眼科医院[http://www.purui.cn/]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