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2)

2009-12-03 drliuchao.blog.sohu.com A +

可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

2、临床特点

中老年女性出现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伴或不伴甲状腺激素谱的异常。必要时可根据甲状腺穿刺活检或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临床实践中,假如患者具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尤其是合并原发性甲减而又无其他原因可循者,即需高度HT的可能性。如果TgAb或TpoAb阳性,或者病理检查提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或者B超显示甲状腺低回声或不均质性改变,就可基本确立诊断。对于年轻患者,血中TgAb和TpoAb升高往往不明显,低滴度不能排除诊断,必要时应考虑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

1、单纯性甲状腺肿

有单纯甲状腺肿地区流行病史,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有助于鉴别。

2、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局部疼痛,血沉增快,甲状腺摄碘率明显低,经强的松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抗甲状腺抗体大多阴性。

3、甲状腺恶性肿瘤

一般无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甲状腺B超和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助鉴别。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内科治疗

(1)低碘饮食高碘摄入会加重甲状腺自身免疫进程,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随访观察对于无明显症状、甲状腺增大不明显、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可暂不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即可。

(3)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肿大明显、伴有压迫症状或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使甲状腺缩小,并补充甲状腺激素的不足。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左甲状腺素(L-T4)25~100mg/d口服。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的用量根据血清TSH和T4值调整,常需长期替代治疗。具体方案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

(4)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必要时可采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联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警惕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目前认为,对于HT伴原发性甲减者,多需长期替代治疗。剂量为L-T41.68ug/(kg.d)或甲状腺片60~180mg/d,一次顿服。病情较轻或年轻病人,开始即可给予全部替代剂量;年长者,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病人,甲状腺激素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到最佳替代量。疗效的观察应以血TSH水平达正常范围为标准,一般要求成人在3月~4月内调整至最佳替代剂量,少儿则应在3周~6周内达标。

对于HT伴亚临床甲减的患者,亦可应用甲状腺激素,尤其是甲肿明显者,用药后多可使甲状腺缩小,并有防止向持续性甲减发展的作用。

对于甲状腺激素及TSH均正常的HT者,可试用甲状腺激素。但对有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危险者,应慎用。

HT原则上不需要手术治疗,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甲状腺切除术:(1)甲状腺肿大不对称,临床不能与癌肿鉴别者;(2)甲状腺疼痛,对甲状腺激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者。(3)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局部压迫症状者。术后长期应用甲状腺激素以防甲状腺肿复发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3、免疫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早期病例有效,泼尼松30~40mg/d,口服,可使甲状腺缩小,2周~4周后逐渐减到每日5mg,共4周~8周,或采用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每周一次,共5次左右,有一定的疗效。也可与甲状腺制剂同时使用。但停药后可复发,目前不主张使用。也有人尝试使用维生素D3或他汀类药物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但这些疗法尚在研究阶段,不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甲状腺激素及TSH恢复正常,甲状腺缩小,病人无自觉症状为治愈。应该注意,部分HT甲减者,特别是甲状腺肿大明显、年轻及有家族史的患者不一定需终生替代治疗,而可与治疗1年左右停用甲状腺激素4~6周,若TSH恢复正常,则不必需继续用药,定期随访即可。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并非完全不可逆病变,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缓解,不必终身替代治疗。影响HT预后的因素:①年轻、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家族史的病人,其甲状腺功能及免疫紊乱容易恢复正常。②摄碘状态,甲状腺摄碘率高,低碘饮食的病人甲状腺功能易于恢复正常。③生化指标,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阴性,TSH升高明显,TRH兴奋试验呈现正常反映这有利于疾病缓解,停药后保持长期缓解的可能性较大。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病隐匿,临床较容易误诊。有些病人抗体始终不高,必要时作甲状腺针刺活检组织检查。以往认为,如果甲状腺较小,又无明显症状,不急于治疗,可以随访。现在研究认为,对病人使用甲状腺激素,可以直接减轻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缩小肿大的甲状腺,恢复甲状腺功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