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颏下间隙感染

2009-12-02 www.dzrmyy.com A +

[,
淋巴炎需要抗炎治疗(消炎药和静脉注射点滴)和多休息就可以康复了,不过需要一段时间。

再次提示一下。。。首先请知道一点,如果是单纯性的因为炎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或者淋巴发炎的话,那么消炎过后淋巴结就会消失或者变小,并不影响什么.但是如果你有淋巴结并且在经过消炎治疗后淋巴结并没有变小而且有增大增多的趋向,并且伴有发热或者出汗身体虚弱,那么请你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下面我教你自己检查淋巴接的方法
一看:看看是颈部左右对称,淋巴能否被肉眼看出,并且观察他的大小,超出黄豆粒的,一般就比较危险,要到医院最病理进行进一步检查!
二摸:用手轻轻的揉有淋巴结的位置,感觉淋巴结是否活动性良好,有没有死死的缠结感.其次是淋巴结的柔韧程度,触摸感觉淋巴结是否有弹性,不僵硬!
三感觉:炎症导致的淋巴结都会感觉胀疼或者是发热发胀或者压痛,恶性的则没有什么具体的感觉!
最后,要检查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有淋巴结存在,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如果你没有以上症状或者根本没有找到淋巴结,那么请你好好治疗.一旦发现有上述类似的淋巴结,请你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确诊和今后的治疗!

祝愿您早日康复!3.2治疗时机因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淋巴回流复杂,患儿机体抵抗力又差,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一旦发生感染则进展迅速。对局部感染化脓者应及时切开引流,有些家长对切开引流持保留态度,考虑再三,迟迟不同意切开,等做通工作时局部已形成大块炎性侵润灶,或颌骨边缘性骨髓炎。后虽再切开,但局部硬块变软需很厂时间,延长了病程。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53例切开引流患者中,入院后第一天切开者35例,第二天5例,第三天7例,第五天4例,第六天2例。第一天切开者平均住院天数7.5天,除一例因患口底蜂窝织炎住院17天外,其余患者住院时间大都在8天以内。第三天切开患者平均住院15天。明显长于第一天切开者。据统计80%以上患儿家长在发病后曾给患儿口服抗生素或到附近门诊输液治疗,有时病变已经局限化脓,仍然不愿切开,继续输液甚或贴膏药、讨偏方。待病情反复发作或无法控制时才到综合医院就诊。这样无疑延长了病程、增加了治疗难度。我们认为发现患儿得病后早日到正规医院专业科室就诊,待病变局限化脓后及时切开引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
3.3治疗措施
本组病例均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为主,有时配合甲硝唑、丁胺卡那霉素、外用庆大霉素等。根据病情选用一种或两种联合用药。我们根据分析后认为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配合必要的全身支持治疗。病灶内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然后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干净,有腐败坏死物者及时清理干净,引流口内放橡皮引流条,保持引流口畅通,创面纱布覆盖。开始每日换药1―2次。我们的经验:早期用刮匙搔刮脓腔时适当用力,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若令已坏死组织自行脱落则需较长时间。伤口净化标准:病灶腔周围充血,水肿消退,腔内无浓液及坏死组织,开始有血性分泌物及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病灶腔开始变浅、变小,边缘有新生上皮生长。复查血常规,若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就可以停止全身抗生素的应用。局部隔1~3日换药,局部热敷或超短波理疗,促进硬块软化。65例患者中,43例后期应用超短波理疗,效果良好;治愈标准:患儿全身一般状况恢复正常。血常规化验在正常范围,病灶腔大部或全部被健康肉芽组织代替。创面经植皮或新生上皮覆盖完全愈合。以及创面干性痂皮覆盖d《2.0cm者;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灶,则以手术摘除为好;对于早期感染患者,应遵循药物代谢的动力学原理给药,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作细菌培养+药敏。若用量不足,或时间过短,可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仅加大单次药物剂量,而不能长时间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待药物完全代谢后,病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致使病情日渐加重。
3.5并发症的防治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和身体其它部位的炎症病变一样,是机体在入侵致病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在积极的治疗下,绝大多数能得以痊愈,但在个别情况下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可发生致命的并发症。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有败血症、脓毒血症、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其它器官的转移性脓肿。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往往都比较严重。近年来由于各类抗生素的应用,并发症已少见,国内仅见数十例个案报道,导致临床医生易忽视这一问题。局部炎症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早期应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刺激,以促使感染吸收、消散或局限,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脓肿切开时的切口不要过小而致使引流不畅,这些都可使病情缓解,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应请小儿科及有关科室协同治疗,降低死亡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