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荸荠(《日用本草》)【异名】芍、凫茈(《尔雅》),y菇、水芋、乌芋(《广雅》),乌茨(陶弘景),凫茨(孟诜),脐(《本草衍义》),黑山棱(《博济方...
合萌>>>>合萌(《中国药植志》)【异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
匀气散2>>>>匀气散2【来源】《丹溪心法》卷四。【组成】生姜沉香丁香檀香木香各30克藿香120克甘草(炙)120克砂仁60克白果仁60克【用法】上药为...
乳头状腺瘤>>>>在临床上此病也称绒毛状腺瘤,不同于息肉状腺瘤,其特点是腺瘤隆起于肠壁不十分突出。表面呈粗绒毛状。由于发生癌变的机会较多而被认为是癌前期的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发...
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以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粘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生于应激...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1897年AlbertNeisser在患者尿道、阴道及新生儿眼内脓液中找到了淋球菌,故将淋球菌命名为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oeae),三年...
空肠弯曲菌肠炎
作者(来源):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
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vibriofetus),1947年从人体首次分离同该菌。
病因
(一)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弯曲菌属广泛散布在各种动物体内,其中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在啮齿类动物也分离出弯曲菌。
(二)传播途径粪一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三)易感性人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尤其1岁以内者。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下降。发达国家卫生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以10~29岁年龄最高,说明成人对本病的免疫力并不比儿童强。
症状:
1.大便常规外观为粘液便或稀水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较多红细胞。
2.细菌学检查可取患者大便,肠拭子、或发热病人的血液、穿刺液等为检材,用选择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分离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确诊。
3.血清学检查取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做间接凝血试验,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对患者的大便应彻底消毒,隔离期从发病到大便培养转阴。发热、腹痛、腹泻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并卧床休息。饮食给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时适当补液。
(二)病原治疗该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耐药。临床可据病情选用。肠炎可选红霉素,成人0.8~1.2g/日,儿童40~50mg/kg/日,口服,疗程2~3日。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氟哌酸疗效也佳,但对幼儿可影响骨骼发育。细菌性心内膜炎首选庆大霉素。脑膜炎首选氯霉素。重症感染疗程应延至3~4周,以免复发。
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