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足

人民网―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

2009-11-28 www.people.com.cn A +

  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北京中医医院提供的数字,15%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其中10%~14.5%的患者会因此截肢,截肢后30天内死亡率为10%。截至2002年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名列第二。  警示:小不治,则截肢!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去了双脚,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将举步维艰。对这一点的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了。而在北京中医医院外科,这里每一位医生要请糖尿病患者牢记的口头禅就是:要像爱惜您的眼睛一样保护您的双脚。  在北京中医医院外科,记者从该科主任杨焕杰处了解到这样一起典型病例:现年63岁的北京通州区患者杨大爷,患糖尿病多年,由于一直仗着自己身板硬朗,长期以来,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治疗。但在某日傍晚的一次护村巡逻中,脚底不幸被铁钉扎伤,依然没有引起重视的杨大爷只在就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但时隔不久,被扎的脚便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和破溃,并逐渐发展到脚趾坏死。由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杨大爷被送往医院后,不得不采取了半足截除术。  杨主任说,在外科,截肢被医生们称之为“不得已的致残术”,也是为医者们最不愿面对的事实。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并发糖尿病足的最大隐患就是:意识及常识的匮乏使得他们忽视了重要的预防环节。  据杨主任介绍,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初期仅表现为麻木、发凉、感觉减低、易受伤、浅表伤口不易愈合等情况,而后期则日趋严重。据统计,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由于该病致残率高,其中10%~14.5%的患者会因此截肢,截肢后30天内死亡率为10%,其生存期终末数仅为22个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以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为例,该科室病房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已从1998年的每年不足15人,攀升到现在的每年近80人。在该病的发病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位居第一,当引起老年糖尿病人的高度重视。  杨主任说,在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对足部的破溃不重视,失治、误治而造成的。也因此,杨主任给糖尿病患者的第一忠告就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如上述的异常症状时,一定要来医院检查您的脚了。积极的预防会大大减少糖尿病足的危害。  治疗:中医“外治法”很有特色  在许多人的眼里,外科治疗似乎仅仅是西医的特色,殊不知,在治疗糖尿病足上,中医的贡献其实也非常大,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外治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在继承已故名医赵炳南、房芝萱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糖尿病足患者的各种证型变化,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外治法上有着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一面。在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使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在该院始终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内治法以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为主。中医将本病分为湿毒内蕴,气阴不足;热毒壅盛,肉腐筋伤;气虚血瘀,脾肾不足三型。分别治以养阴益气,清理湿毒;清热解毒,活血化腐;健脾益肾,生肌活血之法。  在糖尿病足患者之中,有许多是在全身状况好转的情况下,由于创面不能愈合,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被迫截肢的。而中医在治疗慢性创面方面却有独特之处,这也正是中医外科在外用药和外治法上更有特色。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手术清创、中药化腐清疮术、中药泡洗、中药清消敷贴等。杨主任向记者介绍,在这些疗法中,特别要提的是中药化腐清疮术和中药泡洗。根据足部的生理特点―――肌肉少肌腱多而排列复杂、关节腔多、结缔组织丰厚等,故清创不易彻底,引流不易通畅。中药化腐清疮术是用化腐生肌中药帮助创面除腐肉使肉芽生长。而中药泡洗一方面可达到充分引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中药直接作用到创面各肌腱间隙,改善创面的外环境,使其尽快达到适宜创面生长的条件,促进创面愈合。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后,也就大大降低了截肢率。目前,为了向广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危害的普及工作,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已率先在该院设立糖尿病足专台,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均有糖尿病足专台门诊,咨询电话:64016677-593。  预防:不难,但不简单  一:脑子里绷紧五根“弦儿”  杨主任告诉记者,积极从思想上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应该重视的,患者脑子里要绷紧五根“弦儿”:首先是控制血糖。糖尿病足主要由于糖尿病造成肢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继发感染所致,而控制血糖是减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的有效手段。并且高血糖也易发生感染,所以严格控制血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二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适当的营养神经药物及适当的足部按摩也是有益处的。三是保护脚。不要穿过紧的鞋袜,不要光脚行走,还要尽量避免修脚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四是积极治疗脚气。一般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创面难愈的因素之一。另外,杨主任还介绍,做腿部的非负重运动(如在床上做屈伸腿部的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循环。  二:慎之又慎莫烫脚  晚上睡觉前,一盆热水烫烫脚确实有解乏的功效,而且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适合烫脚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慎重。杨主任介绍,当人体的皮肤遇到较高温的热水的时候,局部的血管会扩张,血流会加快,这样血液会把多余的热量带走,使局部不致受到伤害,而糖尿病患者这种功能会大大下降。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因烫伤引发糖尿病足坏疽的占到14.5%,这也是造成糖尿病病足意外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会造成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这种变化在足部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的皮肤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和汗液分泌异常,使足部的防御功能下降。血管、微循环病变导致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足部的各组织营养变差,恢复能力较低。  身为糖尿病患者,您可知道:当您烫脚时,一方面足部皮肤因感觉异常而无法判断水温的高低,使足不知趋利避害,另一方面微循环障碍和血管病变使皮肤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供的减少也使皮肤没有足够的血液把热量带走,使热量在局部聚集发生烫伤。严重的患者在自己烫伤的时候还不自知,使烫伤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足部烫伤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损失。所以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洗脚时一定要慎重。糖尿病患者在洗脚时,建议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生活中小小地在意一下,有时会免去您很多身体、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糖尿病患者更应在意生活中的细节。  三:老年患者要减肥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趋势,而糖尿病的发病率又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许多老年人都知道,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血管的病变、肾病、动脉硬化等等,而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比较陌生。有的人虽然知道,但对它的危害并不了解。正因为如此,也促成了糖尿病足老年患病率的增加。  杨主任提醒,老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护足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上了年纪的人,体重都偏胖,因此,适当减肥可以降低足部的承受压力。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使足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受累,改变了站立时正常的足部压力分布,又使足部的运动受限,这样就使足底部出现高压区,如足大趾趾跖关节底部、足小趾趾跖关节底部及足跟区,这些均是糖尿病足溃疡的常发部位。减肥不但减轻了足底组织的受压,也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二是避免肢端皮肤受伤。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部的感觉就会相对减弱,故对外来伤害接触反应迟钝。患者往往会因为不小心使足部受伤而破溃,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使在室内光滑的地板上,也不要随意光着脚行走。  同时,杨主任强调,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出院后,除了要做好以上的预防工作外,足部的家庭护理也不可忽视,由于糖尿病足的复发率很高,故坚持门诊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糖尿病足患者针对自己足部的损伤程度,应该定制糖尿病足专用鞋袜,尽可能避免足部的再次损伤。患者可选用中药泡洗患足,由于中药泡洗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故对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复发有一定的作用。患者一旦足部再次出现损伤,无论程度多轻。也应尽快到相关医院诊治。此外,老年人患上糖尿病足后,行动上的不便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作为他们的子女,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尤为重要。  《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虞兮)糖尿病患者夏季须知
糖尿病人不宜晨练
捕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多吃南瓜能降血糖?一个传说蒙人十几年
糖尿病要防早期病变
发生骨质疏松当防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常检查腿部
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
VC影响血糖尿糖检测
糖尿病运动疗法不可少
人民网“消费提示”短信,发布最新的商品质量检测结果,让您做个精明的消费者。远离有害食品、假冒伪劣商品。移动用户发送315到1510(联通发送315到9510)订阅,每条0.3元。字号【大中小】【关闭窗口】
热门评论文章
更多...请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关键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