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防治2007-02-2816:04:06人气数:1评论0条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夏、秋最为多见。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含有许多痢疾杆菌,可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也可通过病人的手或苍蝇、蟑螂叮爬行染各种食物、食具或用具而间接传染。人们患痢疾主要是由于没有良好卫生的习惯,比如喝生水,生吃末洗净、消毒的瓜果,或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小儿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感染,因为小孩常常东摸西摸或在地上爬,手很难保持干净,如果吃东西前不洗手或有吮手指、啃玩具的坏习惯,则细菌很容易进入体内。1.病状表现细菌性痢疾一般发病都很急,突然发热,腹泻,病初常先有稀便,稍后出现粘液、脓血便,大便1天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还有一阵阵腹疼。婴幼儿常哭闹碾转不安,排便时很用力,脸胀红,但排便量不多。大孩子常有里急后重感,即肛门有灼热下堕感、好象总想大便又解不畅、解不完。少数特异体质的孩子,对痢疾杆菌病毒反应特别强烈,往往在出现腹泻脓血便前先有突然高热,体温一般都在40度左右,随即可有频繁抽风、昏迷、休克,这就是中毒型痢疾。如不及时抢救,很快就可能死亡,应引起家长重视。2.治疗方法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时诊治,重症应马上住院治疗,一般情况可在家里治疗,患儿应卧床休息,天热时发热再加上腹泻容易脱水,所以要多喝水,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一定要遵照大夫嘱咐按时服抗菌药物,孩子大多怕吃药,小婴儿喂药较麻烦,有时吃1―2天药暂时大便好转,家长就给停药,实际病还没根治,过几天病情又会反复,而且一些痢疾杆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疾病急性期应连续服药根治,否则易迁延不愈或转成慢性,后患无穷。怎样才能预防细菌性痢疾呢?最重要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手指头、啃玩具,不要让孩子随地爬,饭前、便后要好好洗手。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馊的饭菜和腐烂的瓜果,积极消灭苍蝇、蟑螂。剩菜剩饭放入食橱内或用纱罩盖好。总之,痢疾“病从口入”,只要搞好饮食卫生,痢疾是可以避免的。
上一篇: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一篇:宝宝的小药箱(一)>>评论区(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