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称为异位脾,异位而能复位,呈游走状,叫做游走脾。此病临床罕见,多发生于中年经产妇。其形成原因多由于先天性脾蒂及支托脾脏的诸韧带过长,或韧带缺如。游走脾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常无其他明显症状。有时由于牵拉或压迫邻近的内脏而出现左腹闷胀不适或隐痛,立位时加重,平卧时消失。腹部检查扪及似脾脏外形的肿块,可较大范围的自由推动,并能复位到正常脾脏的位置。当其处于下垂状态时,左季肋部叩诊正常脾浊音消失。B超检查、核素扫描、CT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都可以确诊。约有20%的游走脾并发脾蒂扭转。本例患者并发脾蒂顺时针扭转360度,因脾动脉、脾静脉过长,达50~60cm,所以仍未发生血管绞窄,切除之游走脾重2600g,确属罕见。游走脾应行脾切除术治疗,应用腹带支托或固定术效果不佳。急性脾扭转时,须行急诊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