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概述]
胆道出血系肝胆疾病、创伤、手术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肝内、外胆道系统的大量出血;70%左右是因胆石症、胆道蛔虫引起的胆道感染所致。其基本病变是造成胆管血管娄,出血呈周期性5 ̄10天一次。胆道出血并不罕见,文献报道,胆道大量出血的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 ̄5%。虽然各地区间差别较大,我国青岛地区发病率达上消化道出血的28.4%。出血量大者可造成包括出血性休克在内的一系列特殊症状,其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对本病诊治方法及技术的改进,疗效也有所提高,但误诊率和无效率还很高,死亡率的降低还不够理想
[症状体症]
1.多有胆道疾病和胆道手术史。2.发热寒战,黄疸和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如在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则在右上腹绞痛后突然从T管涌出较多量的鲜血。3.出血可自停,但常反复,呈周期性,一周左右一次。4.贫血貌,黄疸,上腹肌紧张,压痛,肝脏,胆囊肿大有触痛等,肠鸣活跃。5.失血性休克一系列征象。
[诊断依据]
1.发热、寒战、黄疸,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或T管引流出鲜血,出血呈周期性。2.失血性休克一系列表现。3.B超、CT等发现肝内有肿瘤,血肿液性暗区等。4.纤维内窥镜直示下见胆道出血。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发现出血部位。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2.止血;3.输血;4.治疗肝胆原发病;5.介入治疗;6.手术治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