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位骨折与损伤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l~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l%。
熟悉上臂的解剖有益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在解剖学上,肱骨干上起胸大肌止点上缘,下达肱骨髁上部位。肱骨干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在前后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变为扁平。三个缘形成了三个面,前缘从大结节前上方向下伸延到喙突凹。内侧缘起于小结节嵴止于内上髁。外侧缘从大结节后上方向下达外上髁。前外面有三角肌止点,三角肌结节向下即为桡神经沟部位,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绕过该沟向下。内外侧肌间隔膜分上臂为前后两个肌间隔。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和肱桡肌位于前肌间隔内,神经血管束沿着三头肌内缘向下走行,其中包括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和尺神经。后肌间隔包括肱三头肌和桡神经。
肱骨干骨折后,可借助于作用在骨干不同水平面的肌肉牵拉力量对骨折端的移位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当骨折发生在胸大肌止点之上时,骨折近端由于受到肩袖的作用而外展外旋。当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上时,三角肌牵拉远端向外,同时胸大
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牵拉近端向内。当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则三角肌和喙肱肌牵拉近端向上向外移位,同时远端受三头肌和二头肌作用向上移位。偶尔骨折断端以不同程度的成角而维持接触,但更常见的是断端的移位和重叠错位。
损伤机制直接暴力是造成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原因,直接打击伤、汽车撞伤、机械的挤压伤及坠落、火器伤或者弹片贯通伤,因此这类骨折大多数都是开放性的损伤。
间接损伤如摔倒时肘部或手掌着地,甚至是猛烈的肌肉收缩均可造成肱骨干骨折。当投掷标枪、垒球、手榴弹并且也常见于掰手腕时引起肱骨干骨折。典型的损伤常发生在中下1/3交界处。
肱骨远近端的骨折是取决于骨本身的解剖结构,而在骨干则因损伤的性质和程度而异。作用于肱骨上的压缩力可以影响到两端而不是骨干。弯曲应力能使肱骨干产生一个横骨折,剪力的作用会造成螺旋型骨折,剪力和弯曲力复合作用,通常会发生斜型骨折并且有可能带一块蝶形骨片。
造成骨折端成角和移位取决于骨折的力,骨折的水平和骨折部位肌力牵拉作用的影响。
骨折的分类肱骨干骨折可以根据相应的不同受伤因素为基础而分类,有些则是利用骨折所特有的性质。
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环境相通可分为开放骨折和闭合骨折;因骨折部位不同可分为胸大肌止点以上、胸大肌止点以下,三角肌止点以上及三角肌止点以下;由于骨折程度不同而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因骨折线的方向和特性分为纵、横、斜、螺旋、分段和粉碎型骨折及根据骨的内部条件而分为正常和病理骨折等。
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当肱骨干骨折是完全性骨折并且有移位时诊断是容易的。肢体除肿胀疼痛外,同时伴有短缩畸形、异常活动或轻轻活动可闻及骨擦音。然而对一些不完全骨折或者没有移位的骨折,既没有异常活动也无明显的疼痛,诊断常常是困难的。通常进行x线照像检查可立即明确诊断。x线片必须包括骨的两端、肩关节及肘关节。要注意患肢继发损伤或软组织损伤的可能性以及病人的一般情况。更不能疏忽血管神经情况的检查,同时应对血管神经最初情况与进行性血管神经情况的变化相比较。用以早期发现血管神经的合并症。
x线表现:x线摄片必须包括整个肱骨正侧位,而且要包括肩关节及肘关节。肱骨干解剖学上的变异非常少见。
血管损伤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是创伤外科一种紧急情况,必须进行急救,以便迅速恢复血液供应。在止血的同时应准备手术。对开放骨折应行内固定后对血管损伤予以修复。
血管造影对于判断肱骨骨折损伤血管的不同水平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动脉损伤修复的方法可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类型不同而异。动脉壁裂伤洁净而短者可行侧方缝合。断面参差不齐或枪击伤者,可行断面的切除,然后行断端对合吻合,吻合术后血管应保持一定张力,不宜过大,否则应行血管移植术。
对于动脉损伤后呈现痉挛状态而无阻塞和裂伤者,可行动脉周围的普鲁卡因或塞洛卡因浸润,以解除动脉痉挛。有些病例也可行星状神经节的封闭,对于痉挛持续存在者,应行手术探查。
迟延愈合和不愈合肱骨干骨折的正常修复过程因各种各样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时,则正常骨折愈合的时间被延长,甚致使骨折的修复完全停止,从而致使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影响因素如下:
1.骨折位置
肱骨干骨折发生部位以中段为最多,又以中下l/3骨折不愈合率为更高。由于肱骨中段骨折,尤其中下1/3交界处的骨折易于招致骨营养动脉的损伤。肱骨干的主要动脉大多数只有一支,直接由肱动脉分出,通常在肱骨中下l/3交界处或中点附近的前内侧进入骨内,监在骨皮质内下行。如果主要营养动脉仅为一支,其穿入骨内后则在骨皮质内或髓腔内侧分出上行支和下行支。它的损伤易于导致迟延愈合和不愈合。
2.骨折类型
粉碎型易于发生迟延愈合和不愈合。
3.开放骨折
开放骨折多为直接暴力致伤,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类型也多为粉碎型,并且开放损伤易发生伤口感染。造成骨折不愈合。
4.手术治疗的干扰
骨折本身有损伤骨营养动脉的可能性,而手术切开复位又进一步增加了可能损伤的机会。术中骨膜剥离使本来已缺血的骨端又失去了由骨膜而来的部分血运。手术内固定的结果,虽有使骨端达到良好复位及稳定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加重和破坏了骨端的血液循环而影响愈合。
5.手术未能达到严格可靠的内固定
当我们严格掌握了手术适应证以后,对必须通过手术途径进行内固定时,无论使用任何方式的手术内固定器材都必须达到牢固的内固定。例如使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时,四孔钢板不易达到牢固的内固定,应使用六孔钢板,否则手术治疗的本身就更突出了对骨折愈合不利的一面。
6.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是对肱骨干骨折愈合过程形成的另一种干扰,感染可以增加骨端的坏死,同时也延长了局部充血的时间,直到感染被控制时才停止,从而导致了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
肱骨干骨折一但感染,应及早根据病情的时机进行切开引流,引流必须畅通,清除异物,减少患肢活动。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行局部开放或灌注,同时做分泌物或脓液的细菌培养及抗生素的敏感试验,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抗感染的目的。
影响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因素很多,手术治疗和内固定效果不佳是影响不愈合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强调一般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如无特殊手术指征,不应滥用手术治疗,倘如需手术治疗,应注意尽量减少骨膜剥离和损伤骨营养动脉的可能性。在行内固定时,内固定物必须严格选择,正确使用,内固定要坚强牢固,保证骨折端无异常活动。
(四)晚期并发症
在骨折后期,骨折已达愈合,特别是合并肘部损伤情况下可发生骨化肌炎,致使肘关节僵直和功能丧失。
肱骨骨折病人治疗期间还应该向病人强调的是避免发生肩关节僵硬。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
无论上述的那种情况预防发生是很重要的,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