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紧张性头痛

肌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鉴别

2009-12-03 www.mingyitang.com A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崔公让

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自古以来,头痛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头前相当普遍,可以毫无夸张的讲,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过头痛的经历。头痛是颅内或颅外感受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疼痛的冲动,通过上颈髓和有关脑神经传达到丘脑,而后又传达到大脑皮层痛觉中枢的病理过程。头痛原因甚多,可因全身性疾病而诱发,它仅为原发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又可因头部的局部病变而引起。,如偏头疼、肌肉紧张性头痛。因为头痛的病因病理各不相同,头痛的性质、部位又千差万别,在检查和诊断头痛时又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这就给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头痛的病因概括起来,可分为:1.因头皮动脉扩张(偏头疼)。2.因头颈部横纹肌的收缩(肌肉紧张性头痛)。3.因颅内组织被牵引(颅内肿瘤、颅内血肿)。4.因颅内组织炎变和刺激(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5.颅内血管扩张和牵引(发烧、高血压、动脉瘤、缺氧和中毒)。6.头面部疾病和有害刺激所致疼痛(口、眼、鼻、耳的炎性病变,青光眼、屈光异常等)。头痛的分类:按照病因,1962年,美国国家卫生学院(NIH)公布了以下分类方法:I.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1.典型的偏头痛2.普通型偏头痛3.群发头痛(Clusterheadache或译为集中发作型头痛)4.偏瘫性或眼肌麻痹性偏头痛5.颜面下部的头痛(“Lower-half”head-aches)II.肌收缩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III.混合性(血管性+肌收缩性头痛)



此分类法,虽然详细但有些繁杂。日本喜多村孝一将头痛简单分之为()简单的头痛分类法(喜多村孝一)1.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型、非偏头痛型)2.肌收缩性头痛3.牵引性头痛4.炎症性头痛5.眼、耳、鼻牙疾患所引起的头痛6.精神病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头痛



日本人古和久幸按照发病的轻重缓急()分之为:



1.急性的剧烈头痛: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颞动脉炎、青光眼、脑膜炎(化脓性)、(硬膜外血肿。2.一时性头痛:见于发热,急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腰穿后头痛。3.亚急性进行性头痛:见于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结核性脑膜炎。4.慢性持续性头痛:见于肌收缩性头痛,混合性头痛,外伤后头痛,神经官能性头痛。5.慢性反复性头痛:见于偏头痛(典型的、普通的),群发头痛(集中发作型头痛),高血压,癫痫。



头痛的种类尽管繁多,弗里德曼博士认为:“大多数慢性复发性头痛病人是紧张性头痛。”全世界大多数神经病专家都认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头痛是因头部肌肉紧张所造成。头部的解剖与生理:头部和颈部紧密相连,使这些组织互相结合构为一体的是由于骨肉的作用。肌肉又分为肌腱、肌腹两部分。头颈部背侧的肌肉和筋膜与背腰部紧紧地结合在一体。后颈部浅层肌肉。后颈部深层肌肉。头面侧部肌肉。颈部侧面肌肉。颈部侧面和后部肌群。颈部前面肌群。由于头部和面部有着全身最要害的器官,所以头面部血液循环极为丰富,头面部的动脉血浆均来自颈总动脉()。静脉血液经颈内外静脉流入上腔静脉流回心脏。()头部的重量均压在颈椎上。脊柱内有脊神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互相连接,使全身组织变成了既有分工,又互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或神经调节失调后,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现象。当自律神经失调后,人就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组织的血流不足,氧代谢不完全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头颈部的肌肉病变可引起脊髓发生病变,因脊髓的病变又可引起内脏系统发生紊乱。



头痛的临床诊断头痛的病因非常复杂,有些头痛只是一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有些头痛又是一个独立性疾病,所以在头痛的临床诊断中应该认真的收集病史,详细地体格检查才能较正确地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问诊:一、头痛发生的急慢程度完整的病史是头痛的主要依据,在问诊时要注意向患者询问头痛开始的时间,对明确头痛是慢性或是急性的在临床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突然发生疼痛,伴有呕吐、意识障碍,不伴有发热应考虑下列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肿瘤,头痛伴有发热常为颅内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结核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剧烈性头痛也可见于脑外伤后,如头痛缓慢性发生,进行性加重,并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体征时,应考虑颅内占位病变,若病情缓慢患头痛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些慢性头痛患者多为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或肌肉收缩性头痛,偏头痛者多见于女性月经来潮时发作较濒肌肉紧张性头痛多与情绪、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系,若起床前很早就开始头痛应考虑颅内压增高,三叉神经痛多在白天发生,簇集性头痛常在夜眠中发作,脑动脉硬化及神经性梅毒常在夜间头痛。头痛持续的时间在问诊时不容忽视,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仅数秒和数分钟,长见于头部神经痛或头痛性癫痫,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者是偏头痛的特点,耳源性、牙源性或低颅压性头痛,持续时间较长,若病情长又有显著的波动性及易变性,应考虑为神经性头痛,头痛呈慢性发展进行性加重,伴有呕吐等体征时应考虑脑瘤的可能。二、头痛的性质与程度头痛的性质:有波动性、沉重感、沉闷痛、紧缩痛、电击痛。波动性疼痛是伴头痛的代表性临床症状,此病发病之初是以波动性痛开始,随着血管性水肿的加重,头痛由波动性转变为钝痛,簇集性头痛常主诉头深部有刀割样疼痛,特别是患侧眼眶内刀割样剧痛尤为典型,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呈电击样剧痛并延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剧痛时间常持续2―3秒至1―2分钟,如此反复连续发作。肌肉收缩性头痛表现为头部沉重、闷胀感、紧缩感,枕神经痛可在瞬间发作,呈针刺样剧痛,多在1―3日内消失。由于头痛的产生机理复杂,疼痛性质也成多样化,故对性质的判断仅作诊断式的参考。疼痛程度与受害部位对痛觉的敏感及病情的程度有着显著的关系,剧烈的头痛常见于脑膜受刺激后,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组织炎变、牙周炎、外耳道疖肿、乳突脓肿、青光眼等耳、鼻、眼、口腔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簇集怀头痛、常常来势急促、头痛剧烈、轻中度头痛常见于肌肉收缩性头痛,脑瘤及鼻、耳源性头痛。头痛的程度与致命性不成正相关,神经性头痛常可异常剧烈,脑瘤所致头痛早期往往很轻微,但慢性头痛患者其疼痛程度突然或逐渐加重时应引起注意,如脑外伤后,仅有轻度头痛,但突然间加剧,应考虑颅内出血,平素患者血压高,当慢性头痛时,头痛突然加剧瘵呕吐需警惕颅内出血。脑脓肿、脑瘤、青光眼所引起的头痛突然头痛加重时,提示病情恶化。三、头痛的部位偏头痛,顾明思义是一侧头痛,但临床上往往不拘现于一侧,多有左右两侧之变,有时也可有双侧头痛,簇集性头痛多在一侧,文献也有报道,由发作侧向对侧移动的病理,颈内动脉血栓是一侧性,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的头痛多位于双侧枕部,肌肉紧张性头痛多由双侧枕部,肌肉紧张性头痛多由双侧颈部开始向前侧放时,同时主诉颈底背疼痛。三叉神经痛具有严格的一侧性,颈内动脉瘤常呈一侧眼深部疼痛。四、疼痛的时间和诱发因素偏头痛和血管性收缩性头痛常在清里起床时有预感,簇集性头痛中午时发生头痛,尤其是夜间睡眠后1―2小时因剧烈头痛将患者从睡梦中唤醒,高血压的头痛在起床时较重,常位在枕部疼痛;中午后逐渐减轻;肌肉收缩性头痛从早到晚多呈持续性头痛,头痛程度一日内无显著差异,患者常陈友谊赛头部发胀沉闷有紧箍咒感。在生活中有些生活现象可以使一些头痛病人临床症状加重,如颅内肿瘤常可因咳嗽,喷嚏,用力或关或使身体扭曲,用力排便使症状加重,偏头痛患者很多对光线过敏,强光常可诱发头痛发作,在暗室内症状可得到缓解,颈部体位发生改变,诱发头痛时应考虑颈椎异常。饮酒后发生剧烈性头痛是簇集性头痛主要诱因之一,饮食、气味、噪音、震动常可使肌肉紧张性痛发作。对不同病因的头痛在临床诊断时应详细地进行对照,再作认真检查,使可作出正确诊断。头痛的部位与诊断意义头痛的部位多见于那一种头痛额部顶部颞部枕部与颈部眼部及眉间部全头痛一侧性面颌部后颅窝肿瘤,群发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蝶窦或筛窦炎,牵引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高积压压,颞动脉炎,中耳炎,牙痛肌收缩性头痛,外伤后头痛,高血压,脑底动脉异常,枕大孔区畸形颅压增高,青光眼,蛛网膜下腔出血,群发头痛,蝶窦或筛窦炎非特异性痛(颅压增高,腰穿术后),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上颌窦炎,牙科疾病头痛的主诉与诊断意义主诉考虑是哪一种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性每天都有发作每周3~4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或更长肌收缩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群发头痛(集中发作型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典型的或普通型)无特殊意义一天内什么时刻头痛剧烈早晨白天晚上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病变,高血压肌收缩性,额窦炎肌收缩性头痛的性质和特征因头痛不能入睡,或从睡眠中疼醒



搏动性头痛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因紧张和焦虑能诱发头痛头部似有箍勒着身体位置的改变,对头痛有影响头痛时常伴有视力改变



头痛时有预兆家族中也有头痛的颅内压增高(脑肿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群发头痛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颅内肿瘤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癔病性头痛多见脑室系统肿瘤,颅内压增高,偏头痛椎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性暗点,羞明,颞动脉炎,青光眼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必要的检查和意义必要的检查鉴别的诊断意义一般理学检查血压测定头部检查颈部检查眼部检查



耳鼻科检查特殊检查,辅助检查放射线检查



脑超声波检查脑电图检查腰穿、脑脊液化验精神科的检查有无高血压限局性压痛(肌收缩性头痛)颞动脉的压痛(颞动脉炎)眼球压痛(青光眼)颈肌强直(脑膜炎,颈椎病,藿击综合症),神经干的压痛(枕大神经痛)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视网膜出血(高血压脑病,慢性肾炎,以及眼科疾病)(副鼻窦炎,鼻炎,中耳炎)



颅骨平片(颅内压增高,副鼻窦炎)颈椎摄片(颈椎骨质增生,先天性畸形,外伤)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颅内肿瘤,脑血管关闭,动脉瘤,脑出血等)(颅内肿瘤、脓肿,血肿等)



压力、细胞数分类,糖,蛋白定量(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占位病变)智力、精神功能(有无精神病,神经官能症)

作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崔公 来自:名医堂打印关闭字体:大中小视力保护色: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动脉硬化闭塞症今后研究方向与思路<-->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