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枢椎齿状突骨折

枢椎齿状突骨折

2009-11-29 www.peopleorg.org A +

枢椎齿状突骨折
[2006-07-2103:01:53]治疗程序根据当前国内的情况,前路螺丝钉固定术尚难以推广,尽管这是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特点的治疗方法。对一个齿状突骨折患者,首先要明确诊断,对诊断的五点内容应有明确的答案。对伴有邻近骨和韧带损伤的患者,可早期手术治疗;对无邻近组织伴随伤的患者,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力争早期牵引复位,复位后维持牵引、固定,以期愈合。对复位困难或复位难以维持的患者,及陈旧性骨折不融合者可者可考虑早期施行寰枢固定和融合术;对伴有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常伴有脊髓和神经压迫症,不能单纯固定寰枢椎,必须将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必要时应将枕骨大孔后缘切除减压,然后行枕颈融合术。Fuju等提出一个齿状突骨折治疗的图解,结合文献及笔者的经验。图示如下:(图3)图3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图解注:1.伴随伤是指邻近骨和韧带损伤,造成骨折不稳定者;2.带*号者也可行前路螺丝钉固定术【发病机理】有关齿状突骨折的分类有几种不同的系统。Schatzker等按照骨折线位于副韧带的上方或下方而分为高和低两类。Althoff将齿状突骨折分为A、B、C、D四型,A型骨折的骨折线通过齿状突的峡部,其余三型骨折的骨折线定位于更低解剖位置(图1)。图1齿状突骨折Althoff分类此外,齿状突骨折还有一特殊类型:骨骺分离。枢椎齿状突大约2岁时在其顶端又发生一个继发骨化中心,至12岁后与枢椎齿状突的主要部分融合,而齿状突本身在4岁时开始与枢椎椎体融合,大多数可在7岁左右完成融合。故在7岁以前,齿状突骨折是以骨骺分离为特征的。图2齿状突骨折Anderson-D'Alonzo分类图3齿状突骨折Pederson-Kostuil分类另有罕见的齿状突垂直骨折的报道,迄今,在英文文献上仅有2例个案报道:1例由Johuson等于1986年报道,另1例是由Bergenheim等于1991年报道,不能被归入以上的分类。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