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R诊断(附5例报告)首席医学网2005年07月02日07:05:03Satur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郭海江陈颖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骨折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稳定性的严重损伤,临床上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由于不稳定性因素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迟发性颈髓压迫并危及患者生命。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下面浅谈我院放射科对5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CR诊断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主要表现为肢体电击样麻木、疼痛,项、枕部麻木、疼痛,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2检查方法5例患者均经西门子CR检查,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前后位开口位片,需要时加拍颈椎双斜位片。 CR片不能确定但临床症状支持骨折者行2mm薄层CT连续扫描三维立体重建。 2结果 5例患者均为齿状突骨折,CR确诊4例,另1例经CT薄扫三维立体重建确诊。4例为齿状突与枢椎体结合部位的骨折(Aderson2型骨折),1例为齿状突尖部骨折(Aderson1型骨折)。
3讨论 3.1齿状突骨折的特点枢椎齿状突作为寰枢椎复合体的骨性中轴,是维持局部稳定最重要的结构。齿状突骨折将直接导致局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破坏,形成寰枢椎不稳定。齿状突骨折在成人颈椎骨折中占10%~15%[1]。根据Aderson[2]分类,将齿状突骨折分为3型,其中2型骨折即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发生率最多,约占65%;1型骨折即齿尖部斜形骨折最少,约占4%。而本组5例中就有4例为基底部骨折(2例斜形骨折,1例横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另1例为齿尖部斜形骨折。 3.2齿状突骨折的CR片表现本组4例在CR侧位片显示上颈椎顺列不整齐,3例显示寰椎后缘与齿状突前缘间距增大;3例开口位片上显示枢椎齿状突位置明显升高且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并可见明显的骨折线及骨碎片;1例齿状突尖部位置略高,开口位片上向一侧偏斜,并见斜行骨折线,齿状突尖呈游离状;另1例患者CR片无异常发现,于是患者做了CT连续薄扫三维立体重建,结果显示齿状突基底部横形骨折,断端无移位,脊髓无受压。 3.3CR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优点CR是在传统X线基础上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影像诊断设备。CR片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较普通X线片有更高的清晰度与对比度;CR机的实时诊断操作系统,具有多种图像显示模式且窗宽窗位实时调整,由此可以将图像调整到显示齿状突骨折形态和位置的最佳条件。另外,CR摄影成像速度快,可在几秒内显示影像以观察投照位置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投照角度进行拍片,从而保证了拍片质量。本组5例患者均采用CR摄影,质量优秀,均清晰显示齿状突位置、形态、密度等。其中4例即是在CR片上清晰可见骨折线及骨碎片。CR未明确诊断的1例是齿状突基底部横形骨折无移位,因此CR平面影像无法清晰显示。而CT冠状面、矢状面立体重建,清晰显示齿状突基底部的骨折线及椎管、脊髓情况。 综上所述,CR片对于齿状突的骨折多数可以明确诊断,对于颈椎顺列的显示及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明显优势,且方便快捷,费用低,因此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CT三维立体重建检查可发现CR片显示不清的移位、碎骨块等,但是CT薄扫三维立体重建受费用太高、诊断结果没有CR片及时且患者所接受辐射剂量大等限制,不能得到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谷咸平,李志强,石孝忠.脊柱损伤的CT诊断.现代医学影像学,2002,11(3):121-123. 2党耕町,刘忠军,陈中强.AOASIF脊柱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
(编辑尚轩)
作者单位:161441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集团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