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防治http://www.100md.com(好医生课程)糖尿病足的防治
一、概述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早在l956年0akley等首先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并认为该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但由于此病多发生在四肢手足末端,因此,又称为肢端坏疽。它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应该强调的是糖尿病足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它既有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肢端溃烂、局部感染等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治疗上,要重视内外科综合治疗。
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而后者85%以上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
二、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糖尿病病人的两大慢性并发症,即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由于机体持续处于高血糖与蛋白质的非酶糖化状态,脂代谢紊乱,血液的高粘稠、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的特点等诸多因素使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微血管和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下肢供血逐渐减少;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则会导致肢体末梢的保护性感觉减弱或丧失及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等,使机体缺乏对足部的保护措施,从而极易引起机械的或温度的损伤,一旦受损后,上述的病理生理改变又使其不易修复,感染难以控制,最后发展成为足坏疽。
糖尿病人图:糖尿病足发病机理三、临床表现
根据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三种临床类型。
1.湿性坏疽(图1)
临床所见到的糖尿病足多为此种类型,约占糖尿病足的3/4。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