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水源污染)最常见,少数为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儿童和老年人发病较少;孕妇易感性较高。老年人及孕妇感染戊肝后病情重,病死率高。戊肝无慢性化,多数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戊肝潜伏期为15~75日,平均36日。临床特点与甲肝类似,但一般比甲肝要重。多急性起病,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可有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等症状。多数患者有肝脏肿大。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可以很高(10%~39%),流产与死胎也很常见。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若原有乙肝、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病基础,重叠感染HEV,会使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诊断戊型肝炎的诊断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为特异性抗体检测法,即查血清戊型肝炎抗体,包括抗HEV-IgM和IgG。在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测出高滴度的抗HEV-IgM,恢复期抗HEV-IgM滴度逐渐下降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血清中产生抗HEV-IgG。所以,血清HEV-IgM阳性或HEV-IgG逐渐升高,就高度提示可能感染了HEV。
治疗措施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适当补充能量。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4、戊肝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比例大于甲肝。如果乏力明显、恶心、呕吐剧烈,尿黄、皮肤黄明显,提示有重型肝炎的可能,应及时住院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