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2009-11-28 www.ganbaobao.com.cn A +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1955年~1956年印度新德里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有记载以来(到1956年)的最大规模戊型病毒性肝炎大流行,其中29300例为的急性黄疸型肝炎,67000多例为无黄疸型肝炎。

  经调查发现,引起该次肝炎流行的原因是自来水厂水源受到了肝炎病毒污染,该厂供水范围人中为30万人,发生黄疸型肝炎的人数达1/10。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认为这次大规模肝炎流行是由甲型肝炎引起的。以后不少学者进行了多年的流行病毒调查,主宰此次以及发生印度的其它八次水源型肝炎流行均非甲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直到1983年才证实是人类第五种肝炎病毒所为,取名为流行性、肠道外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被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青壮年及孕妇易感性较高。
  戊型肝炎主要有4种流行模式:

  (1)水源型:是引起流行的主要模式,因水源受到污染所致,国内报道的9次本病流行中有5次系水源污染所致。

  (2)食物型:我国曾报告4次食物型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中2次与聚餐有关,推测是由于食物被处于潜伏期的炊事员粪便污染所致。美国、英国也有因进食水生贝壳类动物而传染本病。

  (3)接触型:即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4)输入型:1986年~1988年乌鲁木齐市曾发生100例输入性急性戊型肝炎,所有病人于发病前2个月均去过新疆南部戊型肝炎流行地区出差或休假探亲。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