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104例血清病原学分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第12期第7卷研究快报
作者:游晶 庄林 张禄 卢绍蓉 王洲 曹云峰
单位:游 晶 张 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庄 林 卢绍蓉 王 洲 曹云峰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 云南省昆明市 650041)
关键词:肝炎,戊型/免疫学;肝炎,戊型/病因学;肝炎,戊型/诊断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R512.6
Subjectheadings hepatitisE/immunology;hepatitisE/etiology;hepatitisE/diagnosis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随着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研究的进展及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各种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相继建立.为了解昆明市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病原学特征,对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血清学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系1994-01/1998-02收住我院传染科的患儿,其中男68例,女36例,年龄(
1.2 临床诊断标准 按1995-05北京全国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3 血清学检测试剂及方法 抗-HAVIgM,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IgMHBcAb)、抗-HCV、抗-HDV及抗-HEVIgM检测均用ELISA法,其中抗-HAVIgM检测药盒由北京科卫临床诊断试剂厂,解放军302医院临床诊断试剂研究中心提供,HBVM及抗-HCV药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抗-HDV药盒由丽株试剂厂提供.抗-HEVIgM药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HBVDNA,HCVRNA及HGVRNA检测用PCR法,其中HGVRNA药盒由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提供.HBVDNA及HCVRNA药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由专人负责.
1.4 血清病原学分型 凡临床确诊的小儿病毒性肝炎患者,按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型诊断,分型依据表1.
表1 小儿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诊断依据
病原 分型抗- HAVIgMHBsAg或 (和)HBeAg抗- HBcIgM抗- HCV抗- HDV抗- HEVIgMHBV- DNAHCV- RNAHGV- RNAHBVM 其他项目甲型+---------乙型-++或----+或---+或-丙型---+---+--丁型----+-+或---+或-戊型-----+----庚型--------+-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表2).在同期住院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肝炎1378例中,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104例,占7.5%.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中HEV单一感染34例,占32.7%,重叠感染70例,占67.3%,其中二重感染37例(52.9%),三重感染22例(31.4%),四重感染11例(15.7%),二重感染率显著高于三重(χ2=6.78),四重(χ2=21.42),感染模式(均P<0.01),重叠感染率显著地高于单一感染模式(χ2=24.92,P<0.01).
表2 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血清模式分布
血清学模式HAVHBVHCVHDVHEVHGV阳性例数构成比(%)1 + 3432.72+ + 2927.93 + + 87.74++ + 1413.55+ ++43.86 ++ + 21.97 + ++21.98+++ + 98.79+ + ++10.910++ ++10.9合计 104100.02.2 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其他型HV检出率 分别为HAV58例,占55.8%,HBV28例,占26.9%,HCV20例,占19.2%,HGV8例,占7.7%,其中HAV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HBV(χ2=17.84),HCV(χ2=29.62)及HGV(χ2=55.48)(均P<0.01),未发现HDV感染者.
2.3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性别、年龄分布 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中男68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1.9∶1,单一病毒感染型及重叠感染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均以男性多于女性.患儿平均发病年龄10.2岁±3.5岁,重叠型>单一型,但无显著性差异.3 讨论
对104例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共得出10种阳性模式,其中HEV单纯感染32.7%,重叠感染67.3%,包括二重感染(52.9%),三重感染(31.4%)及四重感染(15.7%).单纯感染与重叠感染之比为1∶2.1.提示在昆明市这样一个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中,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构成亦颇为复杂.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中其他型HV的检出率依次为HAV>HBV>HCV>HGV,其中HAV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其他各型(均P<0.01),大多数即55.8%患儿具有含HAV标志阳性的血清模式.有23.1%的患儿同时重叠HAV及HBV感染,重叠HCV及HGV感染者分别占19.2%及7.7%,表明在昆明市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是单独HEV感染及重叠HAV和(或)HBV的重叠感染.本组资料未发现HDV感染.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男性多于女性,表明小儿男性较女性更易患肝炎,机制尚不清楚.近来国外有一研究表明,X染色体上携带有一些控制免疫力的基因,由于女性体细胞中含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女性的免疫机制比男性强一倍,能更好地产生抗体,使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发生率较男性低.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平均发病年龄为10.2岁±3.5岁,以8岁~14岁学龄儿童高发,表明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学龄儿童发病,这可能与该人群活泼好动,多显群聚,又不注意饮食卫生,致使水平传播表现突出有关.
本文结果显示,在防治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同时,亦应对HAV,HBV,HCV及HGV感染引起重视.丁肝目前发病率低,由于HDV复制需要HBsAg,而昆明市是乙肝高发区,本组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中HBV感染率达26.9%,存在构成丁肝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HV重叠感染致使病程迁延,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变及肝细胞癌[1],因此对有慢性化倾向的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儿,应采用相应积极治疗措施,以利于疾病的转归,降低慢性化率[2].
通讯作者 庄林
Tel.+86・871・3516282
参考文献
1 康来仪.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3;5:3-5
2LamperticoP.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recombinantinterferon-α2binpatientswithacutetransfusionassociatedhepatitisC.Hepatology,1994;19:19-22
收稿日期 1999-03-31
【专题推荐】什么是戊型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45例临床分析戊型病毒性肝炎是111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笔者对近2年收治的45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人群特征和临床特点。
1、临床资料1.2、检测方法与试剂 所有患者人院后常规检测抗HLV-IgM,1gG、抗HAV-IgDt、抗HCV-IgG、乙肝两}}J半、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其中抗HEV-1gG、抗HAV-Ig}1、抗HCV-IgG、乙肝两对半等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抗HEV-坛n1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提供。
1.3、发病季节 全年均有发病,其中1-3月26例(57.8%),4-.6月10例(22.20I0),7-9月2例(4.40!o),10-12月7例(15.6%a)。
1.4、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及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等;41例有黄染;15例有发热;3例有皮肤疹痒;3例出现腹水。
1.5、病原学分析 45例患者中抗HEV-IgA1、抗HL,V-loG均阳性者23例,单纯抗HEV-IgG阳性19例,单纯抗HL:V_坛M阳性3例。合并乙型肝炎8例。
1.6、实验室检查 全部患者谷丙转氨酶(AL'17均升高,最高达6582U/L,总胆红素(1'B1L)升高41}iJ,最高达374mmo1/L,白蛋白(ALB)降低28例,最低27.4g/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例。
1.7、治疗人院后均予以甘利欣、茵桅黄(或苦黄)、阿拓莫兰、门冬氨酸钾镁等保肝、降酶、退黄治疗,重型肝炎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白蛋白、血浆等治疗。
1.8、结果 45例戊型患者肝炎中,临床诊断为重型肝炎6例,其中4例在乙型患者肝炎基础上重叠HE\'感染,2例为单一HEV感染。45例HE经隔离治疗,其中42例治愈或接近治愈出院,1例乙、戊重叠感染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终因肝功能衰竭病死,2例因黄疽加深、病情无好转,放弃治疗,白动出院。
2、讨论 戊型病毒性肝炎为肠道传播的肝炎,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包括污染的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于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粪便排出病毒最高、传染性最强。最新研究提示,戊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动物源性疾病,被感染的家养或野生动物可直接传播或通过污染水源传播本病[f}l。我国戊型病毒性肝炎多为散发性,局部地区可呈暴发性流行,近年来散发病例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与年龄有关,但与甲型肝炎有明显区别。戊型病毒性肝炎以青中年发病为多。本组患者青中年发病占64.4%,而甲型病毒性肝炎以青少年发病为主[c=}。本组患者无青少年发病,可能与青少年时期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多为亚临床感染有关,年幼时感染HEV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免疫持续时间较短,至青中年时可再次感染而发病[}J7。本组患者中戊型病毒性肝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1),与文献报道一致[to。这可能因男性社交活动较多,感染HEV机会多有关。戊型病毒性肝炎全年均有发病,本组患者1-3月份发病较多,占57.80Io,这可能与此时正是春节,人员流动大,亲戚、朋友聚会较多,从而增加了感染HLV机会有关。本组中无孕妇感染。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为主,黄疽消退慢,肝功能损害恢复p}J}l}ll}。乙、戊重叠感染者较单纯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情重,易形成重型肝炎。病死率高,故慢性肝病要预防HEV感染,以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临床工作中如遇不明原因原有肝炎病情加重的病例,应想到重叠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进行戊肝方面的检查。
HEV感染机体后,抗HEV-IgM、抗HEV-1gG均在HEV感染早期同时出现,因此,抗HEV-1gM和IgG在目前均可作为HEV感染的诊断指标,只检测抗HEV-1gM可能遗漏一些病例,故应结合检测血清抗HEV-1gG。本组中就有18例(4Q0/a)只检测出抗HEV-IgG阳性。
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增加,故应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是减少HEV发病的重要环节。目前HEV疫苗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预防HEV。
推荐:・[医学临床研究] 散发性戊型肝炎156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45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戊型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实用医技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戊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东南国防医药] 新发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西部医学] 老年戊型肝炎36例临床分析 ・[肝脏] 戊型肝炎重症化早期预警指标 ・[遗传] 戊型肝炎病毒第4基因型中国株ORF2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更多>>
[知识库]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类似,一般通过不洁的食物等途径传播,但死亡率可达到甲型肝炎的10倍。戊型肝炎对孕妇危害尤其大,孕妇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