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可防能治

2009-11-25 www.holine.com A +

应激性溃疡可防能治

  我是工作在基层的青年医生,最近遇到这样一位病人:患者男性,65岁,因发热39℃、呼吸急促、病情重笃入院。检查:胸片右下肺有大片阴影,白细胞增多,血压70/50mmHg。诊断:休克型肺炎。入院当日夜,患者突发大呕血和血便(既往无胃肠病史),经会诊确诊为休克型肺炎并发应激性溃疡。请问,何谓应激性溃疡?希望能请专家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杨光远  应激性溃疡又称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ASML),是某些严重疾病或因素导致上消化道的凶险并发症。本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能加重原发病,本身造成的出血也很严重,故常提示预后不良。  病因病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大手术;(2)烧伤;(3)头颅疾病和创伤;(4)感染、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如败血症、安眠药中毒、尿毒症、糖尿病昏迷等;(5)缺氧、呼吸衰竭、肺心病、重症肺炎等;(6)骨折;(7)药物,以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阿司匹林最多见;(8)其他,休克(感染性、失血性和过敏性等)和脱水等。  为何发生应激性溃疡这点比较复杂,学者们提出的说法,有的已成共识,有的尚有争议,每种病因不尽相同,这里不一一赘述。现就大家公认的观点简介如下:(1)胃黏膜屏障破坏:胃黏膜屏障是指氢离子和钠离子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可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但当某些疾病或因素产生的强烈应激刺激破坏了这种平衡时,就可发生本并发症;(2)缺血缺氧:休克时,因缺血缺氧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lC),可削弱黏膜的抵抗力,使黏膜被胃酸腐蚀,于是引起应激性溃疡;(3)血管痉挛:烧伤可致食管和胃黏膜血管痉挛,供血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4)胆汁反流:胃肠大手术后,因肠麻痹可引起胆汁反流,使胃黏膜屏障遭破坏;(5)胃酸分泌过多:颅脑病变对脑组织造成的强烈刺激,可作用于下丘脑,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胃酸分泌大量增加,从而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应激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其次为十二指肠和食管。病理所见为黏膜微血管充血和出血;黏膜糜烂和浅表性溃疡形成。溃疡处可见黏膜肌断裂,溃疡底部和边缘无纤维组织,这是与慢性消化性溃疡区别的要点。  临床表现主要有(1)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突然发生,无任何前驱症状,出血停止后隔数日可再次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据文献报告,有一例出血多达1600毫升。(2)其他症状: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烧心、恶心、呕吐等。  诊断与治疗处于严重应激状态的病人,80%~100%并发不同程度的应激溃疡或黏膜糜烂,其中30%~40%出现出血。对于有出血迹象或己发生出血者,应立即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这是目前惟一准确可靠的诊断手段。它不仅能及时明确诊断,而且可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应激性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1)内科治疗:包括①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选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罗沙替丁等,以降低胃酸、减轻溃疡病变;②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可用奥美拉唑,本药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远高于H2受体拮抗剂;③胃黏膜保护剂:可选用硫糖铝、胃膜素、米索前列醇、麦滋林-S和甘珀酸钠等。(2)内镜治疗:包括出血局部喷洒止血药、注射止血药、高频电凝止血、激光止血、微波止血和热凝止血等。(3)选择性动脉造影:灌注止血药物。(4)外科治疗:可选用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迷走神经切断加半胃切除术和胃血供阻断术等。  预防措施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大出血死亡率很高(50%以上),且可使原发病加重,故预防其发生十分重要。主要措施有:  1.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应激性溃疡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病情减轻,可避免其发生。  2.制酸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物的应用:当有可能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疾病或因素存在时,在未发生前,选服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3.止呕灵的应用:应用中枢神经调节剂――止呕灵,对颅脑疾病引起的溃疡有预防作用。  4.维生素A的应用:维生素A有增强胃黏膜的再生和保护作用,大剂量注射维生素A,能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5.五肽胃泌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应用:上述两药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是预防应激性溃疡较理想的药物。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张禹2005.08.1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