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气陷证
证候:胃脘不适,饥饿,恶心欲呕,头晕目眩,心悸,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肛门坠胀,或小便失禁,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升提。
主方:补中益气汤
加减:兼阴虚者,加麦冬、五味子;兼阳虚者,加熟附片、干姜。
脾胃气虚证
证候:胃脘似饥不适,恶心欲呕,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汗出肢凉,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黄芪建中汤
用法:
加减:兼脾气下陷者,加人参、白术、升麻、柴胡;兼阴虚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兼阳虚者,加人参、熟附片、干姜。
胃热阴虚证
证候:胃脘嘈杂似饥,头晕目眩,身烘热,汗出,口渴,心烦,恶心欲呕,思睡,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胃滋阴。
主方:益胃汤
加减:口渴、多食易饮,加黄连、丹皮、栀子;兼气虚证,加西洋参、五味子、炙甘草。
阳脱证
证候:头晕目眩,视物昏蒙,语言不清,神识昏愦,虚烦不宁,甚至晕厥,抽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体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细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主方:参附汤
加减:常加干姜、炙甘草、龙骨、牡蛎;兼阴脱者,加麦冬、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