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原因

2016-08-31 互联网 A +

  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是外伤后硬膜下腔出现的脑脊液积聚。占颅脑外伤的0.5%~1%,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为多见。硬膜下积液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者可有包膜。

  形成机理

  1、"活瓣"学说:颅脑损伤后,引起脑蛛网膜发生小的破裂, 形成单向活瓣,脑脊液只能进入硬膜下腔而不能回流,或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后,蛛网膜破裂处被血块或水肿阻塞,使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腔,结果形成硬膜下积液.

  2、渗透学说:颅脑损伤后,破坏了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量渗出,其蛋白含量增高,渗透压高,将周围脑组织,水分蛛网膜下腔水分渗入积液内,积液不断增大而形成.

  3、压力学说:颅脑损伤时因外伤瞬间产生的颅内各腔的压力平衡失调,导致蛛网膜破裂,脑脊液向低压区聚集,形成硬膜下积液.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