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eich共济失调症(FRDA)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特异性的病理学改变。脊髓后索变性萎缩是本病的一个标志。后索表面上看起来萎缩变细、呈浅灰色半透明状。在薄束,纤维丢失、脱髓鞘及纤维性神经胶质增生比楔束严重。背侧脊髓小脑束比腹侧萎缩更明显。Clarke柱显示明显神经元丧失,前角运动细胞基本正常,但皮质脊髓束可受累。脑干薄束核和楔束核出现萎缩、突触变性、胶质增生,内侧丘系髓鞘脱失、变细,脑神经中起源于I、Ⅱ、Ⅲ、Ⅳ的感觉神经可见神经纤维丧失、脱髓鞘。小脑萎缩并不是FRDA的特征。Purkinje细胞轻度丧失,深部小脑核中齿状核神经元丧失、胶质增生,小脑上脚明显萎缩。
丘脑、纹状体、黑质看起来不象与FRDA疾病直接受累,基底节的壳核、下丘脑核在有些病例中表现为中度神经元丧失,大脑皮质除运动区可有大锥体细胞丧失外,一般正常。视神经及视束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受累。总之,FRDA的神经病理学主要表现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小脑传出通路以及皮质脊髓束的远端部分的萎缩,这正与FRDA的临床表现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