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肾后性肾衰的临床诊断特点

2016-08-29 互联网 A +

  肾后性肾衰竭是急性肾衰竭的一种,肾后性肾衰竭和其他急性肾衰竭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典型的临床诊断特点?肾后性肾衰竭对机体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将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肾后性肾衰竭的诊断特点。

  急性肾衰(ARF)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和肾性。肾脏本身的疾病和损伤,称肾性肾衰。肾前性肾衰常常由于心力衰竭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后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

  肾前性和肾后性,如果诊治得早,是有可能逆转的。某些引致急性肾小球血管性和小管间质性肾病的肾性病因,如恶性高血压、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细菌感染、药物反应及代谢疾患(如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也是可以治疗的。

  是指肾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痉挛。

  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颈梗阻。

  4.个前列腺增生肥大和癌。

  5.膀联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等。

  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7.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严重低血钾,神经节阻滞剂等都可引起排尿障碍,进而引起急性肾衰竭。

  通过以上介绍中,我们了解了肾后性肾衰的诊断特点,和临床表现以及他的可能致病因素,相信大家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措施,希望大家能保持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