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基本病机的认识,其治疗方面首重生津润肺。在具体临证运用上,历代医家均以仲景之滋阴润肺(麦门冬汤证)和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证)为宗。络脉瘀阻、气血不通是IPF早期的基本病机特点,常因外感六淫诱发加重和恶化,以风邪久稽,痰、湿、热、瘀、毒等阻滞肺络最为多见。“络以通为用”“络以辛为泄”,故治疗IPF急性发作当辛以通之,宜选用辛味为主的药物,辛味轻清,性擅走窜,外可透皮毛腠理以宣肺开闭,内可化痰瘀而通达肺络。
补虚固本
在补虚方面,计有养阴、益气、温肺、健脾补肾等。较为常用的是滋阴润肺、温肺益气。同时强调补益与调理脾肾的重要性。
祛邪治标
需要注意的是,祛邪法的运用一要中病即止,所谓“衰其大半而止”,不可妄施峻法以至伤其正;一要祛邪同时毋忘补虚,虚乃肺痿之本,需刻刻谨记。祛邪以清热、散火、祛痰、燥湿、化瘀等较为常用。武维屏[13]等针对本病肺肾虚损、痰瘀阻络的病机特点,确立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的治疗总则。大凡肺纤维化早期,以毒损肺络,痰淤阻滞,络脉痹阻为主要病机特点,治当强调解毒排毒,祛痰活血通络。肺纤维化慢性迁延期多属久病瘤疾,正虚邪实,“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久病当以缓攻,不致重损”。故治当通补兼施,寓通于补,通不致虚,补不留邪,燮理阴阳,调畅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冀使虚复、痰消、瘀除、毒解而肺络自通,咳喘易平。其中,虚有气、血、阴、阳之分;痰有寒痰、热痰、浊痰之别;毒有热毒、浊毒之异;故治疗上,或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或养阴清热解毒,祛瘀通络;或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等。
总之,肺间质纤维化为痰瘀互结,气血失调,正气虚弱,五脏阴阳失调的重疑之病,呈痰浊、瘀血及气血阴津相合致病,连锁推进的错综交互、缠绵难愈的病理效应,尤以瘀血痰浊、痰瘀交阻的内伤实邪更为突出。所以临床多以除痰行气,散瘀软坚之品治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