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膀胱颈梗阻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20 互联网 A +

  膀胱颈梗阻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进行性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细小、射出无力、分段排尿、排尿淋漓、尿潴留及充溢性尿失禁等。在中医上多属于癃闭的范畴。癃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热、气结、瘀血阻碍气化运行;虚证多因中气,肾阳亏虚而气化不行。临床多因败精阻塞、阴部手术等,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属肾病和排尿障碍。现代医学称为尿潴留。本病的中医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辩证如下:

  1、膀胱湿热

  证候: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利膀胱湿热。

  (1)主方:八正散加减。方药:滑石、木通、车前子、篇蓄、瞿麦、知母、黄柏、栀子、大黄。水煎服。

  (2)中成药:通关滋肾丸、分清五淋丸。

  (3)单方验方:通闭方(薛吉楝《新中医》1988.10)。方药:肉桂、知母、黄柏、生地黄、竹叶。水煎服。

  2、肝郁气滞

  证候: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便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开窍泄浊。主方:沉香散加减。

  3、瘀浊阻滞精室

  证候:小便滴沥不畅,或尿细如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则:祛瘀通络、开窍泄浊。

  (1)主方:代抵当丸加减。方药:当归尾、桃仁、红花、茯苓、车前子、泽泻、大黄、穿山甲。水煎服。

  (2)中成药:前列通片、复方淋通片、前列通瘀胶囊。

  (3)单方验方:益母皂角汤(隋殿军等《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方药:益母草、皂角刺、赤芍、乌药、土茯苓、蒲公英、车前子、玉米须、甘草梢。水煎服。

  4、脾虚气陷

  证候:气下坠感,时欲小便而滴沥不爽,排尿无力,精神萎靡,动则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则:补气升提。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方药: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肉桂、泽泻、甘草。水煎服。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3)单方验方:益气通关汤(张升平《山东中医杂志》1984)。方药:黄芪、冬葵子、党参、茯苓、白术、知母、石花、柴胡、升麻、肉桂、通草、甘草。水煎服。

  5、肾气亏虚

  证候:小腹坠胀,小便欲解而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耳鸣失聪,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则:温肾利水。

  (1)主方:济生肾气丸(严用和《济生方》)加减。方药:熟地黄、山药、泽泻、巴戟天、茯苓、肉桂、山茱萸、熟附子、车前子、牛膝、牡丹皮。水煎服。

  (2)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3)单方验方:温阳利尿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方药:附子、桂枝、党参、白术、乌药、木香、五味子、麦冬、竹叶、猪苓、茯苓。水煎服。

  6、肺热壅盛

  证候:小便癃闭,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治则:清肺热,利水道。主方:方清肺饮(李用粹《证治汇补》)加减。方药:黄芩、桑白皮、栀子、麦冬、茯苓、北杏仁、木通、车前子。水煎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