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劳累和精神激动等,所以一旦发现应积极防止,对长期应用洋地黄维持量以防止发生心力衰竭。以下是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措施。
1 感染
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功能。因此,护理心脏病人时,应特别注意预防受凉,做好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平时合理地起居、增减衣服尤为重要,病室内保持通风,做好防寒防湿工作,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尽快给予有效抗菌素及对症处理,以防发热、咳嗽等增加心脏负荷,损害心肌。
2 劳累
在机体活动时,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和钠潴留。尤其是剧烈活动时耗氧量比休息时高10~20倍。因此护理心脏病人时应根据病人心脏功能状态,适当安排休息与活动。活动时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限,切忌参加重体力及长时间工和学习,应做到积极休息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必要时适当适应用镇静剂,使动静结合,避免活动过度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3 精神刺激
情绪激动时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故患儿应消除其对本病的恐惧紧张心理及悲观情绪。
4 心律失常
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促使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护理心脏病患儿时,应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备好抗心率失常的药物及电除颤器等,以便及时领导下心律失常。
5 服药不规则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不足或停药过早等均可透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故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进食量少、尿量多、腹泻、呕吐应及时查电解质情况,以免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衰。
6 钠盐和水的摄入
钠盐和水摄入量过多不但能引起体内水分潴留且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方面慎防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维生素高的食物,晚餐宜进少量清淡食物,用利尿剂者,对钠盐限制不必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