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2016-07-08 互联网 A +

自身免疫性肝病

提到肝病,人们立刻会联想到甲、乙、丙、丁、戊等病毒性肝炎,当然还有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但是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免疫”是人体的一种功能,具体说就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功能。对于自身组织,实行保护,让其在体内安居乐业。如果发现异己分子,则给予排斥和消灭,不让其有立足之地。但是一旦出现免疫功能紊乱,上演一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悲剧,即“同室操戈”,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

具体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三种疾病,即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过去曾认为这类疾病在我国罕见,但近年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方法的引进和提高,临床上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40岁以上2个发病年龄高峰。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也有以暴发性肝衰竭为主要表现者。本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炎和关节病),血清转氨酶(AST、ALT),球蛋白或IgG明显升高,出现自身抗体阳性。对于AIH患者的主要治疗就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为AIH易复发,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的合理应用,不能随意进行减量和停用,而且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治消化性疡、高血压、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激素的副作用。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