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2016-07-05 互联网 A +

1.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立位比卧位收缩压降低>20mmHg,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降压治疗的初期应经常测量立位血压。

2.假性高血压

间接测压可高估血压值老年人肱动脉呈僵硬状态时,间接测压法气囊压不住肱动脉,使测得血压读数过高,产生假性高血压,需直接测压。

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

1993年WHO国际高血压协会的诊断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SBP≥140mmHg和DBP<90mmHg而其中90%的ISH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故又称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HE).老年人半数以上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和终末期肾病的危险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大,其次为双期高血压,然后才是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

4.脉压差较大

脉压差越大,可能动脉硬化程度越重。欧洲高血压协会专家指出,脉压和动脉僵硬度增加可作为较高龄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危险的预测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脉压每增加10mmHg,总死亡危险增加16%,脑卒中危险增加11%。

5.并发症多且严重

老年高血压病程越长靶器官受损机会越多,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易并发脑卒中和心脏意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多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的患者中舒张压(DBP)越低危险越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