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EH)及其并发症已正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原因,尽管各个国家都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疗工作,但治疗的成效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在发达国家,仅有不到1/3的EH患者得到有效的降血压治疗,即使在这部分得到有效治疗的EH患者中,也仅有不到1/3的EH患者可以避免EH相关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与EH发病原因的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医疗防治系统工作的误区有关。
在全世界范围内,1/4的成年人系EH患者,这个数目正在以每年不同的百分比递增,WHO预计2025年以前,成年人EH患者的比例将增至29%,即全球将有15.6亿的患者;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种比例还出现严重的不对称性,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将有3/4的EH患者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EH流行病学也呈现出与国际相似的状况,目前我国EH的人口已超过1.6亿人。如何做好EH的防治工作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利用近年来临床循证医学的证据阐明控制生活方式对EH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改善生活方式对EH的综合防治效果:尽管EH是一种多基因性疾病,但环境等外界因素在EH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过量摄入食盐,过多热量摄入、体力活动减少导致体重增加,饮酒过量,心理压力过重等均是EH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以上诸因素中,体重增加在影响血压的各因素中的地位变化最为明显。南非黑人的体型变化是最典型的例子,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南非黑人传统的以低糖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被高脂的快餐食品取代,随之而来的是58.5%的黑人妇女体重超标或肥胖;EH发生率在1998年已达到24.4%;这一例子也说明了外界因素对血压影响的重要性。那么,如果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血压有什么影响呢?2003年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PREMIER临床试验以1级EH或高血压前期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接受观察的受试者均未用药物治疗,最初平均血压134/85mmHg,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干预包括减轻体重、低盐饮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量,6个月后生活干预组患者体重下降4.9kg,尿钠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32mmol/天,血压降低3.7/1.7mmHg。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