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五要五不要”
一:用药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换药。当确诊高血压病后,就要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病情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生活、工作特点,因人而异选择用药。治疗初始,一般取单种降压药,从最低剂量用起。如果对低剂量单药反应良好,但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可适当增加剂量,使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当然,高龄患者由于体内大动脉管壁僵硬等特殊病理团素,要降至理想的血压值,不太容易,故可适当放宽,但仍以不高于140/90mmHg为宜。因为降一点有一点好处。那种担心降压药同抗生素一样,长期服用要产生抗药性因而经常换药吃的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有的频频换药是不听医嘱听他人(亲朋好友或病友),视药品如食品,今天服这药,明天换那药,随心所欲,更是不可取。
二:用药要到位,不要轻易判无效。所谓“到位”是指规范用药,有的高血压患者虽在服药,但血压拄制不好,究其原因,虽选药无误,服用却很不规范。一是服药顿数问题。要了解长效制剂与短效制剂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同,若把每日须服3次的短效药加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等当作长效制剂,每天只服1-2次,又如何取效呢?二是剂量问题。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有的小剂量就可以,有的加大剂量才奏效。这既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也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差异有关。用药到位还要考虑到对高血压合并有高脂血症和/或糖尿病的,应同时降脂和/或降糖,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诸如此类,当在医生指导下,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才是,不要匆忙下无效之结论。
三:要联合用药,不要重复用药。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可分成六大类:a、利尿剂,如双克、寿比山等b.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酞心胺、倍他乐克等;C、钙桔抗剂,如恬尔心、心痛定、尼莫地平等;d、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e、肾上腺能阻断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f.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颉沙坦等。联合用药就是指上述二类以上药的协同使用而不是同一类药的重复服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它往往是在规范使用单味药疗效欠佳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用中医术语可称其为“对药”。如钙桔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例硝苯地平与倍他乐克之对药,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与利尿剂之联用,例复方降压制剂――开富特中卡托普利与双克之对药等等。而同一类药的重复用药,一是疗效不佳,二是副反应增加,为降压所忌。如有的同服都属上述C类降压药的心痛定和尼莫地平,有的同服均含有可乐定降压成份的常药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应于纠正。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