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月经不调患者经量过少的诊断原则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月经不调患者月经出血量低于20毫升即为经量过少,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如卵巢功能不足、雌激素水平低下、高泌乳素血症或某些内分泌疾病。此外,先天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缺乏、子宫内膜结核、药物影响等也可导致经量过少。月经不调患者经量过少的诊断应注意以下原则:

重视病史获得基本信息

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以往月经史、停经史、生育史、人流手术史、慢性病史等,还应询问有无服用影响月经的药物史以及妇科疾病史。

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异常

1.检查内、外生殖器有无异常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双侧卵巢稍增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侧或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与子宫黏连,子宫峡部可扪及结节。

2.于基础体温上升7天或月经来潮前7天行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判断是否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此时正常子宫内膜单层厚度约0.5-0.8cm。

3.血内分泌检查对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无排卵功血等有参考价值。

基础体温与激素水平

测基础体温初步了解卵巢功能;于月经第2-5天检查性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排除卵巢功能不足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导致月经过少的原因。必要时测甲状腺功能。

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

患者疑似发生宫腔粘连时,应该行宫腔镜检查。有宫腔粘连者,行宫腔镜时应分解粘连。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