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长期进食高脂肪者易患有胆囊息肉的病因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调查表明,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者易患有胆囊息肉,那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肝脏产生的胆汁经肝管排出,然后进行胆囊内。在非消化期间,胆汁就贮存在胆囊内,待消化需要时便由胆囊及时排出,以对食物中的脂肪及胆固醇进行分解及消化;胆囊粘膜可对肝胆汁中的水及电解质进行吸收,进而对胆汁进行浓缩(变为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便于强化其分解作用。

胆囊的收缩及排空,均受相关激素的调节。进食(尤其是肥肉、油炸、动物肝脏等高脂肪食物)后,小肠会产生节律性蠕动并由内分泌细胞分泌适量胆囊收缩液。这种收缩液随血流流入胆囊后,便可刺激胆囊收缩而排出胆汁,以分解、消化食物。

长期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肝脏、蛋黄等),会使体内脂肪含量增加。胆囊排出胆汁的剂量有限,进而只能对部分脂肪进行有效分解,使其排出体外。过多的脂肪在体内聚集,一方面会使胆囊处于排空状态,易对胆囊壁产生刺激而诱发息肉;另一方面,脂肪会覆盖在胆囊壁上,进而形成强烈刺激以诱发息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