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重点预防手足口病高发期肆虐

2016-06-08 健康周刊 A +

又到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如何才能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一旦患上手足口病,如何让患儿及时得到救治?面对这一系列问号,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专家为您作出权威解答。

―――编者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五月到七月是高发期,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会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71型(EV71)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零下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型,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预防手足口病的要诀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病人密切接触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或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尤其2至6岁儿童是该病主要感染对象。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但该病是可预防的,市民应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个字,只要做到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九问九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五至七月为高发期。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