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流脑的抗菌治疗方面有何新进展

2016-06-08 A +

流脑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它仍然是世界各国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令人满意的感染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动物模型到现在尚未找到,但是,对其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一直还在进行,并且又有新的进展。在抗菌治疗方面,自60年代出现对磺胺耐药的脑膜炎双球菌以来,一方面人们对使用磺胺类药物更加谨慎,有人主张,只有在对磺胺嘧啶耐药菌株在10%以下时,临床上才可选用此药;另一方面在不断寻找新的,对脑膜炎奈瑟氏菌敏感的药物。人们已发现一种新的β―内酰胺酶抗性的头孢菌素与氨苄青霉素同氯霉素合用的治疗效果一样。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以作为替补治疗药,它可以迅速地渗入脑脊髓液,和青霉素同效,很少引起并发症。此外还发现,原始霉素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是0.03―0.12毫克/升。最近法国还推荐采用螺旋霉素处理流脑带菌者。国内亦有试用利福平治疗流脑的报道。在用药的剂量、药物的浓度上亦进行研究,提出用于治疗流脑的新的抗生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应20―200倍于试管内测定的最小抑菌浓度,1次给药的剂量应使脑脊液中的浓度超过10倍最小抑菌浓度,治愈率才可达90%以上。要求抗生素在感染部位必须具有杀菌效果,采用抑菌剂量治疗会失败。患者刚好转时,由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仍很低,所以不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