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脑炎型流脑患者反复抽搐应如何治疗

2016-06-08 A +

反复抽搐是流脑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在脑膜脑炎型较多见。如果抽搐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容易产生腑缺氧,加重脑水肿,发生呼吸衰竭,甚至因脑疝引起呼吸突然停止而死亡。因此,积极控制抽搐是很重要的。针刺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穴均可制止抽搐。药物方面控制抽搐以安定注射液静脉注射效果最快,剂量成人2.5一10毫克/次,1日极量25毫克,5岁以上儿童1―2.5毫克/次,l一3次/日。新生儿、有青光眼患者及重症肌无力症患者禁用。静注速度勿超过5毫克/毫升/分,以免到起呼吸抑制。注射液不宜与其它药物或溶液混合。然后再肌注苯巴比妥钠,剂量成人0.1一0.2克/次,必要时4―6小时后可重复1次如儿童5毫克/公斤体重/次,必要时4―6小时后可重复1次,以巩固疗效。有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症状表现者,应积极脱水,并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从莫菲氏管内滴入。有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对晚期脑疝呼吸停止的病例,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