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少女“避孕”为哪般

2016-05-25 A +

女儿小亭今年18岁,正处于高三紧张的冲刺阶段。虽说她调皮捣蛋,但尚服管教,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令我们十分欣慰。于是,丈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孺子可教也!我们就等着培养大学生吧。”我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没想到一次我帮女儿整理东西时,竟然发现了一瓶避孕药。

一惊之下,我出了一身冷汗。怎么会这样?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和丈夫商量。

“小亭最近几次联考成绩也都处于前列,我也没发现她情绪有什么变化呀?”

“莫非小亭在学校这一年……”丈夫狐疑地说。

我不敢再想下去,只是狠狠抱怨他:“都怪你,说什么为了女儿安心学习,硬是狠心把刚满17岁的小亭送进学校集体宿舍。现在搞出这样的事来,我看你怎么收场?”情急之下,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急什么?事情也许没我们想像的这么糟糕,一切要弄清楚再说。”

晚饭后,我们把女儿叫进书房里,桌上放着那瓶药。没等我们开口,小亭先笑了:“就这事儿啊,我说你们紧张兮兮干吗。你们误会我了,我们全宿舍的人都在吃呢。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控制月经,避开考试日期。”

原来如此,我们夫妻俩哭笑不得。稍微稳定了下情绪,丈夫还是板着脸问道:“你们懂得还不少?!谁出的馊主意啊?”

“这说来就话长了。”女儿故意卖关子。

“还不快说,你找打。”我在一边急得不行。

这事儿要追究到2个月前。那天小亭同寝室的小林又缺课了,到中午时还蜷在床上,抱着个热水袋,脸色蜡黄。原来是痛经,她几乎每个月都得有这么几天“受罪”。坐在床头的小令看到挂历,突然很敏感地说了句“今天是8号”,大家几乎同时意识到,100多天后的今天,她们该在高考的考场上!万一碰上这事儿……她们都吓坏了。

还是小令有办法,她通过一个学医的亲戚,打听到服用一种药可以控制月经日期,避过大考那几天。全宿舍的人都兴奋极了。通过熟人的帮忙,她们每人都弄到了一瓶药,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避孕药!

“管它呢,只要能控制月经就行,我们别无选择了。”小林深受“月经”之苦,率先说道。

于是从4月初开始,她们悄悄服药。真难受啊!何况还是没病找药吃!她们有意把服药时间延长了一星期,月经果然也如她们所愿,延期而至。庆贺“成功”之余,胸闷、头晕、恶心、耳鸣等药物的副作用也纷至沓来。女儿说她甚至有一段时间厌食了。

“你们这些小家伙,不要命了吗?”看着女儿瘦削的脸庞,我既生气又心疼。

“有那么严重吗!?”女儿满不在乎。

原来,她们中学校园里避孕药早在“秘密流行”,而且“应用”范围正在日渐扩大:避开考试、校运动会、旅游……女儿一一列举,我和她爸爸听得面面相觑,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这有什么关系,这样多好,既控制了月经,我们又没什么大的不舒服,何乐而不为呢?你们只会瞎紧张!”小亭振振有词。

毕竟不是学医的,虽然我和丈夫凭直觉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可又讲不出什么道理来让女儿信服。只是反复强调正常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标志,也说明了全身状况的稳定。而服药人为地控制本来应该按时到来的月经,这对于正处发育的少女来说,就必然干扰和破坏这种协调性和稳定性,给身体带来危害。

“这是什么理由?那为什么大人可以吃,我们就吃不得?”伶牙俐齿的她不肯认输。没办法我们只好带她找医院妇科专家咨询,张医生和蔼可亲,只几句话就说得我们心服口服,小亭不仅自愿停药,而且还要说服其他同学一起停药。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医生点评:确实,经期对健康女性的情绪和心理会有一些影响,所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考试、比赛等,为使人能够在平常生理状态下应付重大事件,有时的确需要改变月经来潮的时间。但少女通过服用避孕药来避开月经,提高考试成绩是不可取的,因为参加高考的女生一般不满18岁,她们从表面上看已接近成年人,其实仍处于青春期,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殖内分泌的功能与调节还处于从少年期向性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因而,对成年人是安全剂量的避孕药对她们来说就可能是超量的,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必然明显高于成年人。已有一些少女因服用避孕药出现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低血糖、盗汗、眩晕、四肢乏力而被送进医院的先例。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系统仍未成熟,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因而,在青春期经常出现无排卵现象,严重者可以出现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而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孕激素,其作用恰恰就是抑制排卵,因此,青春期少女服用避孕药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甚至大出血。所以,对于一些即使在高考期间来月经,但没有什么不适的考生,医生不应给她们开避孕药。对于确有痛经史,经期的确会对高考造成影响的女生,可以考虑服用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自用药。(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