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发展史

2016-05-25 A +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是眼科领域一项革命性成果,这项技术从1986年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进,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成为一项真正造福于广大近视患者的技术。而最新出现的联机波前像差仪的威视S4IR所开展的TK手术技术,成为了行业的最新标准之一。

激光治近视手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全球上千万近视眼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此项

技术经历了PRK、IK、EK、TK四个发展阶段。

PRK--开拓期

1983年发明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1985年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使得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有大幅度的提高,PRK多应用于治疗700度以下中低度近视的病人,缺点是手术后几天会有疼痛感。,但由于破坏了角膜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可出现角膜浑浊、眩光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

LASIK--普及期

首例LASIK(简称IK,准分子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于1997在我国成功开展,LASIK手术是在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手术避免了PRK手术后的角膜上皮过度增生和角膜雾状混浊现象,以其适应范围更广、效果更加稳定而受到广大近视患者的青睐。

LASEK--提升期

LASEK(简称E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是针对不能通过LASIK手术进行矫治的较薄角膜、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的一种全新新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手术后对于超高度数的患者可以解决像差、眩光问题,安全性也提高了。LASEK是解决高度和超高度近视、角膜厚度不足患者有效的屈光手术方法,术后屈光度波动极少、屈光回退最少。

TK--高安全期

TK手术是LASIK技术的最新进展,是根据患者眼球的各项屈光数而“量身定做”设计出来的最佳方案。它不但考虑患者的远视、近视度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一个患者具体的角膜地形情况、像差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得手术后视力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人正常视力的极限。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