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老年人用药的正确步骤

2016-05-12 求医网 A +

进入老年后,不少人药不离身,成为货真价实的“药罐子”,这虽是不少老人的自嘲,却也道出了他们的无奈。自古生老病死,无一人能例外。有些人身强体壮,年老后仍能保持良好的体格,可那毕竟是少数。即便是少数,也免不了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吃药,吃药就要注意下面这几种情况:

一、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应控制在3~4种,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需长期应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在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前,尝试将已经应用的药物加至治疗剂量。联合用药要谨慎,在联合用药前,应先将每种药物加至治疗剂量。避免应用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能判断是哪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停掉这种药是最好的治疗。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如尽量用一种药物去治疗两种或更多的疾病。要和其他医生沟通,避免重复开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

二、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三、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四、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五、注意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如同时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中枢神经疾患。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疾患的药物治疗中,有不少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如不加注意,可引起尿潴留和青光眼恶化。

六、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温馨提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依然有很多疾病没找到根治的方法,也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一劳永逸得将人类与疾病隔绝。老年朋友们在用药时,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

参考文献:《老年健康照护》《现代科学养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