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诊断心律失常疾病的有效方法

2016-04-07 求医网 A +

对于心律不齐我们都不陌生,心律不齐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心律不齐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心律不齐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更离不开家属们细心的护理,做好心律不齐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那么,为了避免患有心律不齐的症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专家将为我们讲述关于心律不齐的相关知识:

心律失常的诊断怎样做有效

1、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2、心律失常该怎么诊断?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

3、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4、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听诊心音了解心室搏动率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

5、专家指出,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以上内容就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怎样做有效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心律失常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医师,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